“一元紅包”回歸真情原味
2015-02-25 17:24:3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網上發紅包、搶紅包的創新與興起,當然有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醞釀商機。盡管也有論者擔憂,過年過節,莫讓紅包亢奮淡漠了親情溝通,可我還是以為,“紅包”也好,“利是”也罷,原本就是一種傳統的春節文化習俗。換言之,讓紅包“紅”起來不是問題,秉持和確保“禮輕情重”的紅包內涵,才是任何時候都忽視不得的現實要義。 不必諱言的是,曾幾何時,逢年過節的發紅包和收紅包,有不少都異化為了曲徑通幽的巴結之法與公關之道。更有甚者,長期浸淫其中的“腐敗紅包”收受者,居然漸漸“練”就了一手“掂紅包、知多寡、定收否”的特異本事;還有一些“腐”中作樂的貪婪之徒,對于所收紅包的厚薄輕重或會偶有糊涂,但對誰沒送過則絕對是記得一清二楚……如此權錢交易、變相貪腐,豈止加劇了干群、官民之間的“油水關系”,也使襯托親情、增進友情的紅包傳統變得功利昭昭。 “一元紅包”多,“禮輕情重”歸。雖說相關機構發布統計數據時,不無用意地排列出哪些城市紅包發得“最熱情”或“最慷慨”,以此隱隱慫恿各地相互較勁和比拼,但1元紅包與10元紅包名列前茅的結果則表明,針對紅包來往,人們已越來越看重它“真情原味”的流露,而絕不希望其再成“化腐為禮”的道具。 發紅包重情不重利,收紅包開懷又多趣。這才是紅包蘊含的民俗,這才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期間的“全民搶紅包”,其中90后占到了50%以上,成了新潮發紅包的主力。可見,讓紅包多體現“禮輕情重”,快洋溢“真情原味”,既要重視和做好對這股年輕力量的引導,同時也要通過方方面面更為強烈的法治信號,震懾以權謀私,提振群眾信賴。唯有雙管齊下、多頭并進,像這樣“發錢而不重錢”的紅包變化,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更多“負形象”,催生更強“正能量”。 |
相關閱讀:
- [ 02-25]移動互聯時代,年味在哪
- [ 02-16]紅包再好 也不值得玩命搶
- [ 02-16]向“紅包腐敗”宣戰,別落下網絡紅包
- [ 02-15]“紅包大戰”讓誰歡喜讓誰憂?
- [ 02-13]“網絡紅包”不能沒有基本的誠意
- [ 02-13]百億紅包放送,背后隱藏著什么?
- [ 02-12]民眾還需理性對待“春節網絡紅包”
- [ 02-12]別讓搶紅包成了另一種春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