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是何羊”背后的謎團
2015-02-17 07:50: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當下中國,復古情懷和國際范兒并存,對生肖文化的探究也是一種文化尋根,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需要文化的認同。】 羊年是山羊的羊,還是綿羊的羊?如果你向周圍的人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會遭到白眼,多無聊的問題啊。無論哪個羊不都是羊年嗎?而最近英美一些媒體開始討論這個問題,如何翻譯中國的“羊”年,在英文詞匯中,兩個羊(sheep和goat)是不能混用的。當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時候,翻譯的確成了問題,但是兩種文化之間很難進行準確的翻譯,理解彼此思維的差異可能是實現彼此認知的必由之路。 于中國人來說,山羊或者綿羊已經不重要,而比較關注的可能是屬羊的好或者不好,普遍流傳的“謊言”是“屬羊為劣”,周圍的一些朋友會避開羊年生孩子。無論這種觀念對或者不對,它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普遍關注的焦點,這與西方人糾結的山羊或者綿羊,有天壤之別。隨著中國的全球化,世界也在認識和接受中國,這個互動的過程必然會產生很多失焦或者誤解,在彼此的交流中才會發現差異,尊重和理解差異是文化交流之道。 山羊或者綿羊,這個問題本身折射出外部世界對中國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深入到細節了。一種文化之所以引起他者的興趣根本原因還是這種文化的活力,這也對中國的文化傳播和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敝帚自珍是不行的。山羊或者綿羊的翻譯困惑背后折射出中國對外文化傳播還不夠精細,如果中國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翻譯“慣例”的話,西方媒體記者在翻譯的時候或許就不會這么糾結了。 中國文化有模糊之美,很多東西只能意會不可言傳,而西方文化則比較求真,針尖上有幾個天使都需要辯論。模糊和精確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特質,關于羊的翻譯問題體現了兩種不同文化關照的重點。文化交流看上去是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卻是在生活的點滴之間,日常生活就是文化最基底的支柱。 比如中國人聚會喜歡熱鬧,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談,不喝酒好像很難溝通感情,感情到了,很多事情也就解決了。所以,中國到處是吃飯的地方,而咖啡廳、茶館等場所就相對少得多。筆者曾聽一位美籍華人說,因到美國旅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而游客們基本都會到中餐館就餐,就餐的氣氛很熱烈,讓很多美國人受不了,就不會再到餐館吃飯。于是,有些餐館打出了拒絕中國游客就餐的牌子。拋開各種“主義”的情感,這些餐館的行為其實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 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已經有很多學者研究和講述了,而筆者更愿意將文化視為實踐的過程,文化之間的差異和接線并不是涇渭分明的,通過交流與互動,會“共享”更多的習慣或者慣例。如果對比一下古代中國,當下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多少是中國的,又有多少是外國的呢?也許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產物。 當下中國,復古情懷和國際范兒并存,對生肖文化的探究也是一種文化尋根,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需要文化的認同。而糾結“羊年”的譯法則代表著中國文化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其糾結于山羊或者綿羊,莫不如探究一下背后的謎團,山羊與綿羊代表著不同的地域文化。要讓外國媒體講述如此復雜的生肖文化,的確不太現實,這些工作需要中國的媒體來做,向世界講述一個全面、真實的中國是媒體的責任。然而,任何講述都是需要聽眾的,沒有聽眾的講述叫自吹自擂,只有找到聽眾的興奮點才能事半功倍。 羊年的翻譯法只是中西差異的“冰山一角”,也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反思的支點,文化如水,萬川匯流方成大海。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