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對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和思想活動既呈現青春性、時代性和先進性,又體現獨立性、選擇性和多變性。針對這一特點,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跳出傳統思維定式,通過創新的手段、有針對性的方法,讓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群體中可親、可敬、可愛、可學,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促進大學生心智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推動良好的行為養成。 一是實施勵志性的引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重視培育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彰顯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來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健康成長,進而形成積極的示范效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育人效果,引導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是注重親情化的溝通。親情和愛是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把這一資源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通過設立親情工作室、愛心救助基金、“一對一”幫扶等形式,實施常態化情感幫扶和具有人情味的心理疏導,讓學生體驗到家的溫暖和愛的力量。實踐證明,這一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特殊群體的心理壓力,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三是搭建信息化的平臺。互聯網所具有的廣泛覆蓋性、實時互動性、傳播快捷性等特點,已經并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大學生作為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網絡言行應當而且必須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要主動進入這塊陣地,積極利用好這塊陣地,加強網絡輿情研判和引導,充分運用新型傳播手段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充分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和無限時空的有利條件,搭建信息化平臺,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和影響力。 四是實行包容性的疏導。學生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不同個性體現,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評價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保護學生“叛逆”,重視學生“質疑”充分鼓勵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 五是開展基地化的培育。依托校內外優勢資源,調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積極性,堅持組織引導和學生自主參與雙向互動,多角度激活各種功能要素,創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從點到面、從質到量的躍升。重點建設實踐育人基地、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文化育人基地、志愿服務基地、德育創新示范基地,形成集群優勢,擴大示范引領效應,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