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監測共完成92個批次的樣品采樣,其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這樣的結果,堪叫“剁手黨”心寒。 不意淘寶網“運營小二”公開向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發出挑戰書,指責監測結果不僅抽樣太少、邏輯混亂,還存在程序違規問題,并直言“避免黑哨對市場無比重要”。一些門戶網站干脆將淘寶的訴求說成“請別吹黑哨”,國家工商總局儼然成了吹黑哨的家伙。 值得肯定的是,工商總局昨日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淘寶的叫陣及時做出了公開回應,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沒錯。這種隔空喊話、你來我往有可能被理解成“公開對話”,但雙方各執己見,并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也不可能達成共識。是非未分,全國人民倒是糊涂了:到底誰對誰錯?到底是淘寶售假,還是國家工商總局吹了黑哨? 這不禁使人想起數日前,海峽兩岸知名的某企業在臺買下各報頭版廣告,限臺北市領導人柯文哲48小時內回應公司訴求,并揚言停工,當時柯慨嘆“財團怎么可以如此囂張”。淘寶公開挑戰國家工商總局,并指名道姓向其官員發出挑戰書,是不是跟那家臺企一樣,過于囂張了? 我們不是說政府權威不容挑戰,如果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公民和法人都有權提出質疑和批評。如果政府行政行為違法,包括存在程序違法,企業就有權將政府告上法庭。消費者不是專家,不清楚工商總局是否違法,但淘寶專肆和工商總局斗嘴皮子,似乎只是想把水攪渾。他們說網購代表未來,但代表未來的公司就有權售假和侵權? 工商總局也好,質檢部門也好,總是只公布一堆監測數據,這對于消費者沒有意義。淘寶網非正品率高達63%,但非正品具體是哪些商品?工商總局昨天還解釋,非正品并非“假冒偽劣”,其包括假冒偽劣商品、翻新產品、非授權正規渠道、含量與宣傳不符產品等,問題的關鍵是淘寶賣非正品侵不侵權?消費者可否放心購買?這樣的政府監管,只是把消費者引入一個進退無據的境地。 淘寶敢于“囂張”,是因為市場監管部門是一群無爪貓,過街老鼠們犯不著害怕。既然發現商品質量問題,按常理就應該祭出處罰,但工商總局公布一組抽象的數據之后,就沒了下文。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于售假者,可以處違法所得1至5倍的罰款。罰這點錢,還需要繁瑣的取證,大概北京的大衙門不屑于去做。政府監管者的權威隨之流失,市場秩序隨之崩壞。 最可笑的是,在鳳凰網“工商總局回應質疑”的網頁上,一側有京東網廣告,推銷一種明顯仿自愛馬仕的男士皮帶;另一側則是各種名列奢侈品的世界名表,價格都在1000元以下,想必也是水貨。工商總局查了嗎? 人民要的是一種沒有假冒偽劣的市場秩序,而非一堆不知所云的數據。如果只是公布一下市場上正品與非正品、合格與不合格的占比,一個民間消費者組織已足堪此任,他們根本就不需要財政撥款。如果監管部門繼續老辦法監管,還不如趁著機構改革之機裁汰了之,留他們何用? |
相關閱讀:
- [ 12-24]網絡時代應成為假貨的終結時代
- [ 11-14]阿里員工集體穿假貨的警示作用
- [ 11-26]不能讓“假牙”市場充斥著“假貨”
- [ 11-01]“假貨天堂”更像對國人的一種忠告
- [ 07-15]誰說富人買假貨就活該?
- [ 04-06]假貨重災區 也是腐敗重災區
- [ 02-13]家樂福滾了中國就沒假貨了嗎
- [ 03-14]假貨無罪,毀假有必要手下留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