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動車走進千家萬戶并大行其道的今天,自行車依舊有著諸多難以比擬的優勢,如方便、實惠、環保等等,而自行車也給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然而因為大學生活的一些特殊性,自行車也會惹出一些麻煩。 大部分大學生都來自外地,畢業后也可能并不留在當地工作,把自行車帶走太麻煩,本地又沒有親友可贈送。很多大學生選擇將自行車扔棄,因此在不少高校里的各個角落里都能看到閑置已久、“蓬頭垢面”乃至破破爛爛的自行車,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學校形象和正常秩序,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自行車成了“一次性用品”。 從以往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對這一問題也很頭疼,畢竟這些自行車是學生的私人財產,尤其在《物權法》施行后,倘若對無主自行車處置不當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而老生在離開校園后,新生就會接踵而至,一方面老生的自行車成廢品,另一方面新生又需要購買自行車,其實可以搭建一座“橋梁”,做到有效銜接。 校方與其等車輛“無主”后再費神費力地處理,不如未雨綢繆,從源頭抓起,出臺更加細致規范的規定,真正建立一種長效管理機制,避免校園自行車成無主車。如校方可以在充分調查論證,廣泛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在校園內設置二手自行車服務機構,動員學生在畢業時不要把自行車一扔了之,二手車服務機構能以合理的價格回收,在進行保養維護后,等新生入校后,或是以成本價出售給新生,或是贈送給貧困生。若是條件具備,還可以在校園里設置公共自行車,職能部門對此也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這樣的工作,投入不大,就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真正讓自行車成為一種“循環用品”,在校園內流動起來,從而避免資源浪費,校方也能降低管理難度,避免一些不良影響,可謂事半功倍。 |
相關閱讀:
- [ 01-19]如何治理校園“僵尸”自行車?
- [ 10-14]封殺電動自行車以人為本了嗎
- [ 10-14]禁電動自行車最沒技術含量
- [ 10-13]禁售電動自行車難逃懶政嫌疑
- [ 10-13]對電動自行車一律封殺不如認真管好
- [ 10-13]沒有電動自行車的城市會很奇怪
- [ 08-08]騎行大眾化可否倡導公務自行車
- [ 08-04]公共自行車“一卡通”應有時間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