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太原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去年的成績單讓人揪心。GDP預計增長3%左右,城鎮居民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收入增長10.5%。對此,市長耿彥波坦率地表示:“這是一份令人慚愧的成績單,省會城市不能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成績單!”這一表態,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上引發熱烈的討論。 在經歷“塌方式腐敗”后的山西政界,面對成績單做出“令人慚愧”的表態,透出了干部們干事、興業的責任心。引申觸類地觀察,患上“增長憂慮癥”的,遠不止太原、不止山西。東北一些省份去年經濟增速同樣下滑嚴重,甚至觸及底線。不少市長頗感慚愧,更是憂心忡忡。 增速的底線,就是民生的底線。之前,有人嘲笑GDP,調侃其為“雞的屁”,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名義GDP直接聯系企業利潤、居民收入,適當的增速,乃是老百姓錢袋子的根本支撐。離開一定的GDP增速,收入增長與民生改善,壓根無從談起。這是各國均將GDP作為最重要指標的原因。 或許有人說,現在不是不唯GDP排名論英雄了嗎?沒錯。但,這決不等于不要GDP了。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所言,發展仍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五項2015年主要工作的前兩項,都是穩增長、尋找新的增長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需要牢牢咬定不放松的“青山”,這一判斷,各地務必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全面理解“新常態”,第一條就是中國經濟“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不能片面理解GDP增速,一方面,轉方式、調結構,包括山西的告別煤炭經濟,都與穩增長不矛盾,不能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一定的增速還構成改革、調整的基本前提。一個可觀察的事實是,越是發達的地區,越有稅收支撐,越便于治理污染、改善環境。否則,很可能陷入越窮越污染、越污染越沒錢治理的怪圈。 正因此,中央今年的貨幣政策強調“松緊適度”,就是為了穩增長、促改革創造寬松的環境。不少機構判斷,還會有一些降息、降準的機會。用好貨幣政策釋放的流動性,特別是發改委新增的“七萬億”基礎設施項目,各地責無旁貸。關鍵的是,切不可為官不為,把反腐敗、反四風當做“清閑官”的借口,不可把轉方式、調結構當做撒手不管經濟增速的說辭。否則,將付出貽誤戰機的歷史性代價。 更何況,擬定增長目標的政府工作報告,經過各級人大的討論、批準,具有法定效力,決不可討價還價。嚴肅兌現對人民群眾的增長承諾,乃是法治中國的題中之義。按中央的要求,穩中求進、穩中更有進,應當成為各地共同的奮斗目標。 |
相關閱讀:
- [ 01-12]舊常態,新常態
- [ 01-05]2015年A股市場將展現“新常態”
- [ 01-04]適應新常態 必須在狀態
- [ 12-31]期待中國在“新常態”下繼續步穩疾行
- [ 11-10]共筑“亞太夢”:中國方案有何與眾不同
- [ 10-24]面對新常態,保持心常態
- [ 10-22]7.3%,合理的“新常態”
- [ 10-22]中國須適應GDP增速減退“新常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