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帖稱,1月10日下午,陜西寶雞鳳翔縣城管隊員與商販沖突,數百人圍觀造成交通擁堵3小時余。昨日,鳳翔縣委宣傳部通報稱,城管隊員在清理城區占道經營時,一攤販拒不接受執法,雙方發生爭執,隨后起沖突。(1月12日《新京報》新媒體) 城管與商販真可謂“水火不容”,諸多“執法”、“沖突”等事件總是接連不斷地闖入公眾的視線,一次又一次引發輿論熱潮。發生在鳳翔縣的這起沖突,因為造成交通擁堵3個多小時而被推到了風口上。毫不客氣地說,比起那些動輒流血流淚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群體性沖突、暴力事件而言,這種小規模的“單打獨斗”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俗話說得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非正常事件,即使參與人數再少、社會影響再小,也總得有個事實和真相。但在當地發布的這起城管與商販沖突事件的通報中,卻多處語焉不詳,讓人無法搞懂。比如,“吳某以多種理由拒不接受”,吳某提出的理由究竟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是有理的還是無理的?倘若城管被吳某所提的理由“將了軍”,又為什么要強制執法、暫扣物品呢?再比如,吳某“先后用手、肘及鋼管打砸執法車輛,并致自己手部軟組織損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吳某打砸執法車的過程,執法人員沒有進行“阻攔”嗎?吳某的“手部軟組織損傷”真的是自己用力過猛或者方法不對造成的? 語焉不詳甚至歪曲事實、指鹿為馬的官方通報稿,不僅會誤導輿論和公眾,而且可能影響到事后有的相關調查。在以往的一些緊急突發事件中,官方向外界發布的第一份通報,大都會秉持“替自己人說話”的所謂宗旨和原則。哪怕事實的真相并非如此,也總會變換花樣、咬文嚼字,細細斟酌通報的語氣和用詞,以便讓自己“搶占先機”。表面上看,這只不過是在玩點文字游戲,但實質卻是怕擔責、不作為,拿政府的公信力當兒戲。 |
相關閱讀:
- [ 01-09]“H7N9”病例通報不妨“享受”甲類待遇
- [ 01-09]H7N9病例通報能否更及時一些?
- [ 01-09]“H7N9無須每例通報”澆滅了公眾參與熱情
- [ 01-07]災難通報為何總突出“領導重視”
- [ 12-11]中紀委“批量”通報參賭涉賭“劍”指何方?
- [ 12-11]欣聞嗜賭官員被中紀委通報
- [ 11-06]別讓“其他”費用成為變通報銷的“蹊徑”
- [ 11-03]處理“罰款指標”不能止于“責令糾正通報批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