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之前,“20號街坊”連大門都沒有,多數居民都有車子被偷經歷;小偷夜晚入室偷盜,只能忍氣吞聲……如今,“20號街坊”住戶們能放心將電動車停在院子里,出門都可以不鎖門,短短幾年,安保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整治后的“20號街坊”成了房價升值、安居樂業的“快樂老家”(據12月15日《大河報》)。 每座城市都有或多或少始建于上世紀末左右的老舊小區,這些小區由于設計規劃早,很少或沒有停車位,大部分也沒有相應配套的小區物業管理,在當時情況下,這些小區也曾“風光一時”,但很快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改造腳步的加快,設計更為科學、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新小區一代代涌出,老舊小區設計和配套設施的缺憾也很快呈現出來,再加上歷史所形成的某些管理缺位,和新小區相比,這些小區的“老舊破、臟亂差、問題多”是很普遍現象,不僅小區面貌和衛生狀況呈現的問題多,更成為小偷小摸時常光顧的目標,完全狀況更令人堪憂。 與后來新建設施相對完善的新小區相比,老舊小區盡管普遍存在“老舊破、臟亂差、問題多”的共性,但也有一項讓新小區居民為之羨慕的優點,這就是通過長期“磨合”所形成彼此熟悉與和諧的鄰里關系,這也是解決很多問題不可或缺的良好基礎,對于老舊小區大的公共基礎設施改造,自然屬于政府的職責范圍,但對于小區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等問題,則更需要全體住戶居民的共同擔當,老舊小區居民長期形成的情感和“街坊文化”就起到了很大作用,“20號街坊”之所以成為老舊小區安保等很多方面的一個“樣板”,就在于這個小區六位熱心居民,主動擔當起全體住戶之間的一條紐帶,倡導和組織全體住戶居民對小區的安保和衛生等臟亂差的問題進行“群防群治”,從集資建大門到安保方面的“鈴鐺加攝像頭”,雖然沒有專業的物業管理,熱心居民自發組成的“業主委員會”,不僅將小區居民所交少許的費用發揮到“極大值”,更將小區各項管理進行的有條不紊,真正實現了業主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維護。“20號街坊”的成功經驗也證明,彼此熟悉與和諧的小區鄰里關系,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生產力”,并且這種老舊小區的優勢和特點,更值得復制與延伸。 需要指出的是,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和基礎設施的完善,顯然還需要政府加大硬件投入,而對于這種由居民自發形成“群防群治”性質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也同樣需要政府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只有政府、基層社區、住戶居民、熱心企業等形成充分合力,讓老舊小區在保留時代特色記憶的基礎上,既能與現代新小區的管理與發展保持同步,又在這歷時新變革中孕育出獨具特色的“街坊文化”,給現代城市和年青一代留下新的“鄉愁”,讓老舊小區的幸福感更加厚重,成為現代人的“快樂老家”,洛陽如此,河南如此,全國每一座城市其實都應如此。 |
相關閱讀:
- [ 10-31]老舊小區不能坐等開發
- [ 06-26]老舊小區停車難 治理舉措得靠前
- [ 03-13]“老舊小區改造”更需具備“民生視角”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