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接地氣的為官之道!民政本身就是服務于民的,服務的效果如何,服務者的為官作風如何,最有發言權的肯定是被服務對象,居民的感受應該是最公正的評判。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負責人表示,未來考慮邀請居民和社區單位,為政府職能部門考評打分,作為干部晉升的重要依據。這一做法是針對一直以來的監督主體倒置、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職能流于形式等問題而設置的。這是個很接地氣的為官之道!民政本身就是服務于民的,服務的效果如何,服務者的為官作風如何,最有發言權的肯定是被服務對象,居民的感受應該是最公正的評判。 對干部的監督,不僅能檢驗干部履職,更是預防貪腐之要務,特別是避免已經多見的“小官巨貪”。那些最終成為貪官的干部,一開始甚至到最后都是“小官”,甚至身處與民眾接觸最直接的職位,他們貪腐的第一步,也多是從小事開始,由小變大,就是因為缺乏監督,特別是缺乏他們服務對象的監督,才能貪腐得手,甚至還被“帶病提拔”。比如河北水官馬超群,事發后人們回憶,他在位時,屢屢以供水為由向供水一方索賄,但卻可以照常為官,很顯然是缺乏監督,更缺乏這種來自最底層的監督,只要他能把提拔他的上級打點好了,這個官就可以穩穩地當下去。 長期以來,民眾對“干部監督”的印象最深甚至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干部提拔前向社會公開的“任前公示”,在此階段,只要沒有公眾檢舉問題,就可以通過這個公示,但是,被公示的民眾對這個干部乃至他之前的職位了解多少?更重要的是,即便沒有貪腐,并不等于有功,不等于稱職,持有監督權的民眾實際上對監督的參與程度很低。從這個角度上說,如果這種民眾打分的規矩能實行,而且逐漸在各個管理部門內擴大,將是對干部作風和能力的最好約束和提升。當然,并不是所有政府部門都像民政這樣與民生聯系得這么緊密,都可以由民眾的貼身感受來評價,但這種模式是可以借鑒的,至少可以以此模式,由最貼近的服務對象給出客觀評價。 今年以來,從中組部到地方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共抽查核實61720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其中中管干部、省部級后備干部1550名,顯然是為干部“帶病提拔”增設了“預警區”,如果這種來自最底層的民聲能夠被納入這些后備干部的考評中,不僅可以減少貪腐的發生,干部的履職能力也就有了保證。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