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市政府系統全市性會議(活動)若干規定》,其中提出嚴格控制會議數量、規格、規模、會期、經費的“五嚴格”要求,明確提出“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每年不超過15次”。此外,對精簡會議議程也提出了詳盡的規定:市領導講話不超過50分鐘,主持詞和其他會議文稿不出現“尊敬的某某”稱謂。(11月28日《廣州日報》) 不擺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安排宴請,不組織旅游、娛樂、健身等活動;不發放禮品、紀念品和土特產;不安排禮賓人員引領、戴花。甚至,連“尊敬的某某”也不準念。可以預期,廣州經過本次對中央“八項規定”之“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的再細化,再落實,一定迎來會風的更加好轉。 可是,會風好了,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會議的效果就好了呢?綜觀一些會議,盡管流程安排非常合理,節奏也特別緊湊,發言者基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發言,但效果卻不理想,原因是“發表重要講話”的人準備不充分,要么扯得太遠,跑偏了題,要么雞毛蒜皮,占領不了高度,要么故弄玄虛,讓人不知所云。總之,一場會開下來讓許多人感嘆:今天的會真是白開了! 一場會議當然要有好的會風,但更要保證會議的效果。所以各地在改進會風的過程中,還要把目光緊盯會議效果,切不可顧此失彼。就廣州而言,在進一步精簡會議流程,縮短會期后,會議的效果更大程度上就取決于“不超過50分鐘”的市領導講話,“8000字以內”的講話得活躍會場氛圍,得抓人,得感召人鼓舞人激勵人,空話、套話自然不能說,那么究竟說什么,如何表達,對廣州市領導提出了挑戰。 又到開會的時候,看不見花花草草,也聽不到“尊敬的某某”,會議開得很精短,領導講話既到位又精彩,與會者無不稱贊“這場會議開的值得”,這樣的會議,才是“一次成功的大會”。 但愿有望會風進一步好轉的廣州,每一場會議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
相關閱讀:
- [ 11-28]歐佩克會議難逆轉國際油價
- [ 11-05]落實“會議限令”還需破“五關”
- [ 11-05]APEC會議:亞太和中國的新機會
- [ 11-04]不花錢的會議也要講究效益
- [ 10-29]會議費預算因何逆“表態”增長
- [ 10-29]壓縮會議58萬個 更應公開會議費
- [ 10-21]別光靠“限星”控制會議費
- [ 09-17]由“王大灣會議”想到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