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領導干部不能成為改革阻礙 深化改革元年已接近尾聲。自今年1月份召開第一次會議起,截至10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經召開六次領導小組會議,下半年幾乎每月召開一次,工作節奏明顯加快。但是,毋庸諱言,也有少數領導干部對改革認識不夠,推進改革的動力不足,有意無意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無形阻力。這種值得警惕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慣性思維”的束縛。長期執政環境下,部分領導干部產生了慣性思維或惰性思維。一些領導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視改革為畏途,甚至有抵觸情緒,不愿打破現狀,不敢大膽創新;還有一些領導干部或是觀念保守,或是能力不濟,習慣于穿舊鞋走老路。這都給改革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阻力。 “等待觀望”的態度。一些基層干部認為改革更多屬于頂層設計范疇,是上面的事,自己做好“底層施工”就可以了。有的怕承擔改革的責任,擔心改得越多錯得越多,不敢擔當,不敢作為,主觀上改革意愿不足,積極性、主動性減弱。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央對一些重點領域的重要工作進行了改進完善或重新定位,干部在思想認識和政策領會上需要個過程,一些領導干部想先看看別人怎么做再說,觀望氣氛比較濃。 “既得利益”的阻撓。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打破既得利益。一些領導干部習慣于特殊身份和官位所帶來的利益和特權,自己的利益絲毫動不得,手中掌握的權力絲毫分不得,這對改革無疑形成了阻力。既得利益者出于自我保護的心理,從改革方案的設計到相關改革舉措的出臺、落實等各個環節,會想方設法制造各種障礙,希望繼續保持較多的權力、資源、話語權,保持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制度意識”的淡漠。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領導干部制度意識淡漠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制度的“籠子”還扎得不緊。部分領導干部在制度合乎自己利益時就強調按制度辦事,不合乎自己利益時就想方設法越過制度。不敬畏法律制度,在法律制度面前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基本的法治思維和法治選擇。 “脫離實際”的問題。一些領導干部制定改革舉措時,往往和群眾需求、基層實際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有的操作流程復雜繁瑣,實際效果卻不好;有的方式方法簡單粗暴,讓群眾難以接受;有的把過去工作翻新重現,難以形成改革效應。這樣的改革舉措既不能深化群眾的改革認識,也沒有給群眾帶來實惠,背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 領導干部是帶領群眾推進改革的骨干力量,不能因為以上思維而在實際中形成改革阻力。領導干部只有以長遠眼光、積極心態投身改革實踐,踏踏實實干下去,才能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待。 |
相關閱讀:
- [ 11-08]領導干部“追責無期限”倒逼終身履責
- [ 11-04]“四體不勤”是領導干部“四風”的表征
- [ 10-23]依法治國要求領導干部帶頭守法
- [ 10-22]領導干部需做“法治信仰”帶頭人
- [ 08-12]除除領導干部身上的“嬌氣”
- [ 07-29]審計常態化促領導干部守規矩
- [ 07-23]領導干部得學會拿筆桿
- [ 07-03]領導干部要善用經濟學思維方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