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時間,8個崗位,橫跨兩省5地,且多個崗位任職不滿一年,一名副科級鄉鎮干部就變身為正處級團市委書記,還戴上了省政協委員的光環。因涉嫌違紀,江西省政協日前作出決定,撤銷鷹潭原團市委書記徐楷江西省政協委員資格。經調查核實,徐楷涉嫌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違規任用等問題。徐楷檔案造假事件并非個案。專家指出,突破誠信底線進行檔案造假,謀取的盡管是一己私利,損害的卻是干部選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危害不容小覷。(11月6日京華時報) 一位正處級團委書記,幾乎“渾身是假”,年齡是假的、履歷是假的、入團志愿書也是假的,竟然可以步步高升,8年時間,8個崗位,橫跨兩省5地,還“混”的風生水起,如果不是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知情人舉報,恐怕這個“假官”還不知道要升遷多高。我們一方面在反思組織部門反關不嚴的失職和檔案管理的失責,但另一方面更應該深究其“造假”的真正動因。在我看來,促使這位造假官員猖狂改年齡、假造入團志愿書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造假”后的巨大現實好處。一旦年齡造假,不遑于一下子“打倒了”一大批比他年齡大的競爭對手。在官場每差一歲,可能的結果就是“終身提拔無望”,或沒有晉升某一職位的可能。這一事件中,官員徐楷原本是1978年出生,檔案變成1980年出生,恰好符合安徽省合肥市公推競選團市委副書記的年齡條件,很顯然,他的造假不無“年齡杠杠”有關系。 國內一些地方選拔干部時“唯年齡論”作法久矣。這一做法,無形中讓大批有奉獻精神、德才兼備的官員喪失了晉升的機會。而且,一些地方在選拔干部時有那么一個人人皆知的年齡“潛規則”,超過40歲不提拔科級,超過45歲不再提拔副處……在這樣的年齡硬杠杠倒逼下,一些官員恨不得爹媽晚生他幾年,可見其害怕超齡的焦灼心態,也直接曝露出選人用人上唯年輕化的僵化思維。 官場上官員晉升競爭激烈,在沒有其他的更好的“拉開優差”標準之下,唯年齡為標準成為選人的不二法門。在唯年齡論的官員考核晉升機制之下,官場年年有怪事,怪事年年多。去年媒體報道,河北黃驊市委組織部宣布:全市科級干部超過53歲,副科級干部超過52歲的全部提前離崗休養。該市共有62名科級干部被列入這一名單,其中還包括兩名“正值政法工作黃金年齡的”司法系統干部。一些官員年級輕輕就“自愿退休”,還直接“吃著空餉”、無班可上,這正是最典型的“唯年齡用人”機制下的怪胎。 在官場上,年輕就是優勢,年輕就是晉升資本,其實是不正常的。這不僅嚴重打消一些年齡大的干部的進取心、盡職心,也會因此導致一些官員心理上扭曲,為年齡不過杠鋌而走險。上述“8年時間,8個崗位”的鷹潭原團市委書記徐楷是一例,河北某市“渾身是假”的市團委副書記王亞麗又是一例。這些“造假的檔案”、“縮小的年齡的”假官,心理是扭曲的,但其心理和作派嚴重扭曲的背后,何嘗不是極不正常的“唯年齡標準”選拔干部機制所致?換言之,在選拔官員上著重看德才勤績能而不是年齡,只要德才兼備“年齡就不是問題”,還會有如此多的官員為“假年齡”而以身試法嗎? “干部隊伍年輕化”沒有錯,錯就錯在“為了年輕化而年輕化”,為年輕化而不惜扼殺人才,這正是一些地方長期存在的選人用人上的弊端之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用好各年齡段干部”。這無形中為一些年長干部走向合適崗位提供了可能,也是真正科學地從制度手段堵住了“官員年齡造假”可能的。 |
相關閱讀:
- [ 11-07]造假升遷幕后有何玄機
- [ 11-07]清除干部檔案造假,關鍵還是抓“導演”
- [ 11-06]檔案造假跨8崗兩省背后誰在撐腰
- [ 10-20]不應給IPO造假者任何上市的機會
- [ 09-16]檔案都造假 還能信你啥
- [ 09-16]統計造假背后有多少“故事”
- [ 08-11]健康檔案造假,誰的“效益盲區”
- [ 07-17]居民健康檔案為何造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