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達州市不少地區,子女外出務工,父母留守在家的情況十分常見。也正因如此,騙子們開始將“主意”打到了這些老人身上,空巢老人被詐騙的新聞頻發,這類情況又以鄉鎮地區為主。2012年以來,不少達州市居民報案稱,他們接到電話,對方一開口就喊“爹”“媽”,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女婿”,被騙得信任后,他們被對方以緊急用錢為由騙走大量金錢。日前,達州市達川區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團伙詐騙案,三人團伙兩年來先后騙取30余老人,涉案金額達50余萬元。(11月3日《華西都市報》) 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但是騙子隨機撥打電話,開口喊“爹”、“媽”,廣種薄收,卻讓不少老人上當,尤其是空巢老人,這一現象值得深思。客觀來說,空巢老人因為子女都在外地,更容易讓父母掛牽和擔憂,而空間的距離也使得代際之間缺少足夠的了解。而子女因為緊急需要用錢,是經常性的事。那些子女在身邊的老人,這些事可以當面處理,所以顯得更理智。換言之,這些并不高明的拙劣騙術,其實還是讓空巢老人情感掛牽蒙了眼。 對老人的騙術何其多,原理只有一個,都是在利用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對子女們的擔憂以及精神的空虛在做文章。輕易被推銷員的一句話說動,這其實是老人們在心理上對親情的渴求,推銷員這時就變成了一種“代償”,成全了大媽們虛擬親情的自我滿足。 所以,重視對老人的親情溝通和精神慰藉才是應對老人防范來自外部包括詐騙之類風險的治本之策。當然,對老人的精神關愛,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撫慰,也離不開社會的溫暖,在構建社會養老體系的過程中,要引導老人們抱團取暖,同類相聚用豐富的活動充實生活,也要在養老服務中融入更多精神養老的因素。(房清江)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