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不在崗,可以“吃空餉”;人已去世,可以“吃空餉”;子女在讀書,也可以“吃空餉”;違法判刑了,還可以“吃空餉”……一些地方干部“吃空餉”現象嚴重,國家財政居然成了某些人的私人錢袋。 國家財政為公職人員發放工資收入,是因為他們為群眾服務。“吃空餉”的公職人員不上班,不為群眾服務,干自己的私事,卻照樣領工資,屬于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損失的不僅是大量的國家財政資金,還有政府部門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吃空餉”現象不僅違反了《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與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馳,而且暴露出部分干部“公帑私囊、公權私器”的思想,暴露出當前存在的一些利用身份和特權謀取不當利益的歪風邪氣。 在各地整治“吃空餉”過程中,往往都是重清退、輕問責。比如,上繳多領的錢就順利過關。更有甚者,在整治“吃空餉”的一陣風過后,一些地方又恢復平靜。 對于這些“碩鼠”,需要嚴厲問責;對于放任“吃空餉”的單位及其負責人,也要嚴厲問責;對于打招呼、寫條子安排“吃空餉”的領導,更要嚴厲問責。只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剎住“吃空餉”歪風。 治理“吃空餉”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也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不能“虎頭蛇尾”,絕不能讓“吃空餉”者心存僥幸。應該對“吃空餉”現象一查到底,嚴懲不貸。(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09-30]清理“吃空餉”人員不能心太軟
- [ 09-29]“吃空餉”是編制管理滯后的體現
- [ 09-28]國企“吃空餉”也要嚴查
- [ 09-28]“被動吃空餉”是打編制痼疾的臉
- [ 09-26]李振忠:誰孵化了吃空餉的“官倉鼠”?
- [ 09-26]誰孵化了吃空餉的“官倉鼠”?
- [ 09-26]給吃空餉者安個詐騙罪如何
- [ 09-26]治理吃空餉 吃者發者都應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