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安全說到底是一個由設施、人員、制度、管理等共同構成的完整體系,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帶來整個體系安全性的坍塌。監獄安全根本上取決于體系中不存在任何一處短板。】 廣東韶關北江監獄發生的罪犯越獄事件,牽引著媒體和公眾的神經。雖然越獄罪犯李孟軍已于昨日落網,但不同視角的采訪與報道,都在試圖還原越獄案的全景,找尋越獄背后不為人知的一些“故事”。 客觀地說,越獄事件發生后,當地部門的應急處置比較迅速,及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向市民發布懸賞通告,透明化、開放化、高效率的處置,使得越獄事件得到良好的控制。但由于這是近兩個月來第三起案犯脫逃事件,輿論的反應十分強烈,人們有理由擔憂:關押犯罪人尤其是重刑犯的監獄,還是我們當初所想象的那般牢不可破嗎? 去年年底,史泰龍與施瓦辛格演繹的《金蟬脫殼》,向觀眾展示出一座無懈可擊的全景透明式監獄,是如何被“越獄專家”一步步擊穿的。在欣賞越獄過程的驚險刺激之余,我們也從諸多越獄題材的影視劇中獲得一種鏡鑒:即便是一只蒼蠅都飛不出去的監獄,也總有其脆弱與松弛的一面。 反觀現實,這些年我們熟知的越獄事件就有:2007年江西贛州集體越獄案,2008年河北保定駕車越獄案,2009年陜西漢中鉆下水道越獄案,200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殺警越獄案,2011年河北深州自制繩索翻墻越獄案,還有前不久哈爾濱越獄案……看似銅墻鐵壁的監獄,為何總是出現越獄事件?這種“百密一疏”的個案背后,究竟只是純屬一種意外,還是隱含著監獄管理層面的共性病灶? 綜合媒體的報道,逃犯為原判死緩、現刑期為19年的重刑犯;逃犯是在車間勞動時利用消防通道,撬開安全門,在生產區和生活區交界的圍墻搭人梯逃脫;監獄廢舊危樓沒及時拆除,遮擋哨兵執勤視線;事發時生產車間并沒有監控。將這些信息拼圖之后不難判斷:逃犯不是利用了某一處漏洞,至少包括了對重刑犯監管的松懈、設施上的缺陷、執勤上的空白等。據稱廣東監獄系統以不到全國百分之六的警力監管全國十二分之一以上的服刑人員,“13年安全監管紀錄是個奇跡,在我們看來,犯人出逃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有如此認知,為什么不能未雨綢繆呢?如果人員設施都配齊到位了,是否就足以避免越獄案的發生? 每一次越獄案都會引起輿論對監獄管理的抨擊,對相關責任人員的聲討,以及對制度執行力的反思。或許我們太過從形而上的層面談論問題了,那些共性的原因和普遍性的病灶,不見得在每一所監獄里都完全一樣。即便是汲取了某個越獄案的教訓之后,另一所監獄依然還會發生越獄。就如同一個有很多漏洞的水桶,堵住了這又沖破了另一處。監獄安全說到底是一個由設施、人員、制度、管理等共同構成的完整體系,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帶來整個體系安全性的坍塌。所以,不能迷信于技術的進步,也不能寄托于“一票否決制”的威懾,監獄安全根本上取決于體系中不存在任何一處短板。 |
相關閱讀:
- [ 09-24]“病房越獄”緣于管理 “瞌睡”
- [ 09-10]越獄案如何追責才能服眾
- [ 09-09]撥開“越獄謎團”看見了啥?
- [ 09-04]越獄擊穿的不是高墻而是制度
- [ 09-04]黑龍江“越獄案”:亡羊別忘補牢
- [ 08-28]權錢交易下的“越獄”反映了啥?
- [ 08-28]惟靠公開護航,才能杜絕“提錢越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