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島“霾伏”再喚綠色出行
2014-10-29 09:26:23?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水被污染了,可以花錢去買純凈水;菜被污染了,可以花錢去買有機菜;可空氣若是被污染了,就算我們有錢,也買不來干凈清爽的新鮮空氣。“同呼吸共命運”的客觀需求,逼得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正視霧霾彌漫的現實。 如果說外來污染讓人無奈的話,那么消除本地污染卻并非無法可想。既然PM2.5是導致此番霧霾的首要污染物,既然本地汽車尾氣是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那么治理霧霾就需要對癥下藥,從減少汽車尾氣著手。 誰都知道,汽車只有在行駛過程中才會產生尾氣,要想減少尾氣,就得減少出行車輛。放眼城市,除了公交車與出租車外,馬路上多的就是私家車與公務車。減少車輛,重點就在于減少私家車與公務車。 一般而言,市民開車出行,目的不外乎上班、送人、郊游等,因此,要想減少私家車,就需要公交給力,能夠方便快捷地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在此方面,廈門顯然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至于減少公務用車,則需要黨政機關的領導干部做好示范工作。一方面,工作之外,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不要動用公務車。另一方面,即使是工作需要,也要盡量少用公務車,比如,從辦公室出發到辦事地點一定距離內的,一律騎公務自行車或者步行。 當然了,面對霧霾,在做減法的同時也要做加法,那就是采取措施鼓勵市民盡量騎自行車外出。為此,政府應當多設立公共自行車點,讓市民能夠就近取車,隨時騎車。有了這樣的便利條件,市民自然愿意少開車。 曾經,北方霧霾彌漫之時,廈門總能以清新干凈的空氣質量贏得陣陣驚嘆,以至于有北方的網友發狠要到廈門“洗肺”。更值得驕傲的是,在與其他城市的競爭中,優質的空氣為廈門加了不少分——一些優秀人才就是看中了廈門優良的自然環境,才舍棄北京等大城市投奔廈門的。 但可悲的是,如今的廈門竟然也中了“霾伏”。面對霧霾鎖城的嚴峻現實,從政府到市民都應當拿出實際行動來,用綠色出行減輕霧霾。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