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2014-10-17 13:41:27?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核心要點: ■ 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們要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 ■ 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始終做到“八個堅持”。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 ■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民族區域自治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源頭,黨的民族政策由此而來、依此而存,決不能動搖。 ■ 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只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國的民族關系,民族團結統一就有充分的政治保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前夕,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全面分析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科學總結我國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深刻揭示新形勢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全面闡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政策性、針對性,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獻。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祖國大地56個民族同中華民族大家庭多元一體的關系。我們偉大祖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歷史輝煌。我國歷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在多元一體的辯證關系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系,形象地說,就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系。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們要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同“八個堅持”的關系。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始終做到“八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做好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正確政治方向,是經過歷史檢驗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是國家的最高利益所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也是立國的根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題,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關系民族地區長治久安的戰略方針;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使各族人民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源;堅持依法治國,增強各族群眾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民族問題的能力,是實現民族團結的重要保障。這“八個堅持”,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豐富內涵,是對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的科學總結,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堅持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同努力適應民族工作新的階段性特征的關系。新中國成立6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國民族關系總體是和諧的,我國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穩固的,我國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民族區域自治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源頭,黨的民族政策由此而來、依此而存,決不能動搖。同時,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民族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征。民族工作面臨的挑戰更多了,對做好民族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做好民族工作也要開拓創新,但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做到既尊重我國國情和傳統又不囿于歷史、固步自封,既借鑒國外經驗教訓又不照抄教條、照搬外國,頂層設計要縝密,政策統籌要到位,工作部署要穩妥,防止簡單化、片面化,防止忽左忽右、搖擺不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沒有國家統一,就談不上民族區域自治。二是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民族區域自治,既包含民族因素,又包含區域因素。我國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黨領導下的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都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擁有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重大舉措和戰略部署。民族地區集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以及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于一身,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民族工作的“家底”。新中國成立65年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得到了很大發展,但一些民族地區群眾困難多,困難群眾多,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難度較大,必須加快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要緊扣民生抓發展,重點抓好就業和教育;要發揮資源優勢,重點抓好惠及當地和保護生態;要搞好扶貧開發,重點抓好特困地區和特困群體脫貧;要加強邊疆建設,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開放。民族工作要見物,更要見人。推動民族工作要依靠兩種力量,一種是物質力量,一種是精神力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繼續用好發展這把鑰匙的同時,必須把思想教育這把鑰匙用得更好。要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想觀念,增強各族干部群眾識別大是大非、抵御國內外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能力。 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只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國的民族關系,民族團結統一就有充分政治保障。我們要全面把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來,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作者: 本刊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10-16]三部華語電影沖奧:《黃金時代》展中國特色
- [ 10-15]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
- [ 10-1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
- [ 10-11]體壇明星赴華遇中國特色
- [ 10-11]赴華遇中國特色:瘋狂女粉追小貝 梅西厭霧霾
- [ 10-09]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 [ 10-05]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 09-28]《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