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生活消費領域,美容美發卡、洗車卡、加油卡、購物卡……預付款消費無處不在,由此發生的各種糾紛也屢見不鮮。其中,最令人擔心也最值得關注的,正是這類昧心老板“關門大吉”、卷款走路的現象。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利益訴求和社會價值的多元化,使得商家的道德誠信得不斷經受現實的拷問。尤其是經濟下行、資金周轉困難時,更容易發生老板卷款跑路、“人間蒸發”的案例,引起消費者不安憤怒,甚至激發社會矛盾。 然而,我國現有的法律對預付款消費的規定還過于粗放、簡陋,有失詳實、具體、細化。監管法則缺位的危害,體現在實踐中,就是各種預付消費的泛濫無序,而又還無約束、監管和追責。誠如12315消費投訴平臺工作人員所言,“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債的履行作用,收受預付款一方違約,只須返還所收款項,無須雙倍返還。” 雖然一旦商家拒不履約,消費者可以申請民事訴訟起訴對方。但在老板攜款跑路,又無資產存留的情況下,即使簽訂了“定金擔保”的協議,即使據此可從法律訴訟中,要求對方雙倍返還定金,但是,這至多只是“理論上”的可能,現實是,消費者贏了官司也拿不到錢,還徒增怨氣。 因而,修訂完善現有法律短板,給法律“打補丁”,堵塞預付款消費監管的“漏洞”,同時,讓執法部門加大受理舉報和執法查處力度,是立法、執法應有之義。而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應自覺增強市場風險意識和法律維權意識,擦亮眼睛,多個心眼。對商家的資信情況多作了解,保留必要的交易憑證,也是減少糾紛、維護權益的必要之舉。 |
相關閱讀:
- [ 03-24]開發商跑路,住房銷售呼喚“第三方”
- [ 05-19]自由攜號轉網才能激活電信競爭
- [ 03-04]預付卡亂象叢生需要綜合治理
- [ 01-24]用大數據思維預防惡意欠薪
- [ 10-16]一卡通退卡不暢是公司治理問題
- [ 05-03]別讓“卡時代”卡住脖子
- [ 03-18]防"預付費陷阱"不能全靠消費者"謹慎"
- [ 04-24]“總額預付”不是控制醫保費的良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