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發生的天災,在考驗當地群眾與公眾心理耐受力的同時,也漸次展現出了諸多讓人深感安慰的景象。從魯甸到景谷,有關各方在應對震災方面,越發顯得從容鎮定。】 10月7日21時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發生了6.6級地震,截至8日16時,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324人受傷、5個縣(區)12.46萬人受災。地震發生后,云南省迅速啟動救災應急一級響應,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也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次第發生的天災,在考驗當地群眾與公眾心理耐受力的同時,也漸次展現出了諸多讓人深感安慰的景象。人們欣喜地看到,從魯甸到景谷,有關各方在應對震災方面,越發顯得有條不紊,從容鎮定。地震發生之后,是緊張有序的應急救援,是即時同步的信息披露,而社會理性的成長,亦可圈可點。 人們看到,各級政府在災后的應急響應機制更為快捷、完備。云南省在第一時間啟動救災應急一級響應,震后10分鐘,民兵挨村挨戶排查災情。當地駐軍也迅速出動,災后38分鐘,230名專業應急官兵即趕赴災區,一個小時后,1250名官兵趕赴災區。首個救災航班載100余名救災者飛赴災區,云南省民政廳向景谷震區調運4萬件物資。8日零時,通往景谷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已經全部開通救災專用通道。 從應急措施看,這一次救援不僅反應更加迅速,而且更為專業、科學。對震區情形的準確把握,救援力量的科學配置,乃至于前方救援隊伍與指揮系統的良性互動,均顯現出政府在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行政效率的提高。 從這次地震,公眾也看到,政府在災情信息披露上也更為公開透明。災難甫至,政府就開始滾動發布權威信息,媒體則在第一時間將災情信息傳遞出來,讓民眾知情。政府信息的及時披露,一方面有助于克服社會上最初的慌亂情緒,即便依然存在偶發的傳謠情形,也掀不起任何波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指引救援重點和路徑,提高救災效率。 不僅如此,當地民眾在應對突發災情時,也顯得更為沉著、冷靜。地震發生時,他們迅速從房屋里撤離,并迅速投身到緊急自救中去。須知,在外部救援力量到來之前,災區民眾的自救互救,最為及時也最為重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剛剛發生的信息混沌期,民間的微博微信成了最重要的信息源,大量當地居民發布的震后圖片、地震發生時人們逃離的視頻等,極大滿足了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 目前,災情仍在持續調查之中,余震也接連不斷,震區一處水庫也出現險情,可以說,需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但是,隨著政府救災效率的提升、社會各界聯動整合資源能力的提高,乃至整個社會理性的成長,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
相關閱讀:
- [ 09-05]救災何以要分戶籍
- [ 08-20]“云救災”時代還要集中建備災倉庫嗎
- [ 08-13]有一種救災力量叫“直言不諱”
- [ 08-13]別讓愛心馕受阻于救災路上
- [ 08-13]他們在抗震救災中完成了成人禮
- [ 08-12]魯甸救災彰顯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提升
- [ 08-08]報實情應成救災基本原則
- [ 08-08]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