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于嚴密防范第15號臺風襲擊的緊急通知。據介紹,由于相關應急辦法剛實施不久,所以廣州地區的停課通知將做到雙軌制,一是家長自己看預警信號決定,二是教育部門通過多渠道通知。(9月16日《廣州日報》) 的確,在應急機制尚在宣傳普及情況下,停課通知“雙軌制”可能是必要的。但需要防止兩個副作用出現,一是看起來“雙保險”,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出現指令打架的情況——氣象信號顯示可以上學,學校卻通知放假的事情此前也常發生;二是家長對學校通知這一“軌”形成心理依賴,而忽視了氣象信號這一“軌”。“打個電話給學校確認一下比自己看信號更靠譜”,這樣的心理可能具有普遍意義。但從執行的簡便程度來看,終歸還是要依靠氣象信號發揮作用,長遠來看學校通知應逐步退出,才能避免政出多門,解放教職員工。 設計界曾有一股“less is more”風潮,其實在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應急制度上,“少即是多”也是一條應該遵循的思路。比如香港早就通過掛風球,讓公眾自己判斷放假、停課,該上班的上班,不用上班的大可以安心睡回籠覺,往往最簡單、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方式。誠然,要達到這樣“全自動”的境界,廣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學校要嚴格遵守規定不能另搞一套,氣象預報、媒體發布也要緊密銜接起來,從“半自動”走向“全自動”需要一個磨合過程。 除了把工作交給時間外,當下政府部門還應打通從“半自動”到“全自動”的機制障礙,比如相關規定要求市民要留意發布預警信號的發布地,廣州市氣象臺發布的預警信號只適用于越秀區、荔灣區和天河區。這一規定顯然走向了“少即是多”的反面,家長既不一定具備這樣的辨別能力,實際上有沒有必要分區停課也值得商討,若為那些跨區上學的學子們想想,為那些住在兩區交界處的家庭想想,這樣的規定是否又讓人左右為難了呢? 臺風天停課與否,與此相關的制度規范越來越完善,此前省、市氣象部門和教育部門都曾發布過具體通知,明確哪些預警信號可視為停課信號。但這一套“全自動”的制度設計要在執行層面上實現“全自動”,不可能馬上達成,既需要“雙軌制”安全過渡,也需要磨合時多點耐心、政策上少點障礙。 |
相關閱讀:
- [ 08-19]臺風夜拔釘子戶無異趁火打劫
- [ 07-28]借臺風管違建糊涂至極
- [ 07-21]應關注臺風背后的自救信息
- [ 06-18]臺風考驗后 “差生”要抓緊補課
- [ 06-16]臺風季來了,廈門切莫輕敵
- [ 06-16]防臺風,重點是保護人
- [ 03-12]開掘創新時代的“臺風口”
- [ 10-15]“臺風假”保得了滿勤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