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正受到污染的嚴重威脅。近年來,建在騰格里沙漠腹地的內蒙古騰格里工業園和寧夏中衛工業園區,引入了大量化工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沙漠,形成多個巨大的排污池。目前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開發區管委會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整改。寧夏一家企業已被永久性關停。 騰格里工業園有一個日處理污水量可達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至今依然閑置。問及緣由,當地一名官員稱,因污水廠當初的設計量過大,現在需要處理的污水量達不到污水廠的啟動標準,一旦啟動,廠子就要賠錢。中衛工業園區是否建有污水處理廠尚不得而知。無論是建而不用,或是沒有污水處理廠,兩個工業園的企業都將污水直接排入沙漠。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利用騰格里沙漠開發利用程度低、蒸發量大的特點,將污水排到排污池,蒸發成黏稠的沉淀物,然后用鏟車鏟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以此節省大量成本。 如果將開發利用程度低的地帶統稱為荒地,這樣的荒地各地都有,而且容易成為污染物偷排的重災區。將工業廢棄物掩埋在山坡地,把建筑垃圾傾倒到濕地里,向河里偷排污水……為了節省成本,一些企業偷排花樣翻新,荒地受污染的事時有所聞。 荒地為何容易受污染?因為往荒地排放污染物,與他人直接經濟利益沖突程度小,來自百姓的阻力相對較小。而且,荒地處于偏僻、隱蔽地帶,執法力量薄弱,執法難度大,加上有些地方政府政績觀出現偏差,重經濟,輕環保,縱容企業違法排污,給一些企業可乘之機,明里暗里向荒地排污。 向荒地排污必遭大自然報復。荒地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荒地受污染,會波及居住區和工農業生產區,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惡果已經在許多地方顯現:私自掩埋工業廢棄物導致地下水受污染,百姓無水喝;傾倒建筑垃圾,使得濕地縮小,生態功能減弱;往河里偷排污水,讓河水變色,百姓飲水受到威脅。就拿騰格里沙漠來說,自從化工廠建成并違法排污后,環境明顯變壞,沙漠邊的阿拉善左旗額里斯鎮,籠罩著一股濃烈的刺鼻氣味;靠近化工園區的村落,由于空氣不清潔,水井里的水位逐年下降,有的牧民打算離開這里。 污染形成之后,治理成本和難度非常大,甚至難于完全修復。將蒸發后的沉淀物埋在沙漠里,并沒有消除污染,而是將污染積累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的承受能力總是有限的,一旦被突破,就會產生生態災難。如果兩個園區繼續排污,騰格里沙漠地下水一旦遭受污染,想要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那是貽害子孫后代的孽債。 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雖是老生常談,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不為眼前的GDP和財稅收入而縱容企業違法排污,做到沒有處理達標的絕不允許排放,同時加強對荒地等薄弱環節的巡查,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才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優美的環境。(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