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國家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4日正式發布,此輪改革從考試科目、高校招生錄取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調整,包括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高考改革必須在錄取制度上繼續給力 此次高考改革,應該說在考試改革上已經做足文章,可在錄取制度上卻相對乏力。要讓高考科目改革起到改革成效,必須在錄取制度改革上持續給力。 幾乎所有的考試改革成敗,都維系在錄取制度上。比如,文理不分科改革,這是輿論多年呼吁的改革,這次高考改革方案也回應了輿論的呼聲。但只取消文理分科,卻不改變集中錄取制度,會帶來兩個后果:其一,基礎教育的學科教育還是應試教育。老師教、學生學,追求的還是最終的分數,不論是統一考試科目語數外,還是高中學業考試科目,都會如此,解決不了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培養的問題。其二,學生的負擔和壓力有增無減,按照方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也納入高考,學生自選三門,雖然方案制訂者認為這可分散高考壓力,但在現實中,這可能會演變成把高考戰線延長為高中三年。 英語科目兩次考,可以擴大學生的考試選擇權。在國外,多次考試對應的是多次錄取。但按照高考改革方案,是取兩次考試最好一次成績計入高考錄取,也就是說,兩次考試派一次集中錄取用場,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不可能降低。 這次方案還提到了取消藝術和體育特長加分,這是朝加分教育和加分腐敗宣戰,但高考錄取中,不再關注學生的特長,這種評價方式不是又回到單一的分數標準嗎?當初實行加分政策,就是為了校正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能適當考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只是在操作中,出現了嚴重的異化。 所有的這些問題,要得到化解,唯有打破集中錄取制度。按照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實行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在這次發布的方案中,有兩個改革值得期待,一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二是“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將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這是多年來一直建議的方式。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鑒香港地區高校在內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學校自主提出申請的成績要求,達到成績要求的學生自主申請若干所學校,學校獨立進行錄取,學生可以獲得多張錄取通知書,這就實現了考試招生分離,既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又擴大學校的招生自主權。而取消高校錄取批次,則更具有深遠的價值和意義。我國高校按批次錄取,導致學校被分為三六九等,學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學生則追逐上一本的名校,這是嚴重的教育不公平,影響各類教育、學校的平等競爭和發展。要根除高校的錄取批次,只有實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即由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方案中也提到“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但究竟如何,還要看具體的操作。 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僅僅是學生申請高校,高校進行面試考察,再要求學生填報提前批志愿,學校在提前批錄取時,結合高考成績、大學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進行錄取,這并沒有打破集中錄取制度;同樣,假如取消錄取批次,仍舊在集中錄取框架下進行,最多會是融合第二批和第三批,而無法根本改變分一本、二本錄取的局面。 能否在錄取制度上有實質性突破,決定這一輪高考改革的成敗,期待試點的浙江和上海地區給出答案。上海和浙江在這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基礎,上海是全國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目前有8所高校實行自主招生改革試點,且復旦和上海交大從2006年實行自主招生選拔試驗,浙江已有34所學校實行三位一體的高考改革,這兩地有條件在突破集中錄取制度、實行學生雙向多選上做出有意義的探索。熊丙奇(上海學者) |
相關閱讀:
- [ 09-05]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寬容
- [ 09-05]高考改革,關鍵的第一步
- [ 09-05]高考改革放眼未來才能改好當下
- [ 08-07]該不該重獎高考狀元?
- [ 07-29]高考品德加分,公平嗎?
- [ 07-29]高考品德加分,公平嗎?
- [ 07-28]別把“考霸”當高考政績的工具
- [ 07-23]遏制高考加分亂象 為社會公平“加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