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公布了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這份名錄將繼續擴展,目前公布的是第一批。名錄包括中共與國民黨的抗日英烈,而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揭開局部抗戰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戰爭全面勝利,所有為抗日戰爭舍生取義、壯烈犧牲的中國軍民,也都將出現在這份名錄中。 名錄的出現,其實來自艱辛的付出。長久以來,呼吁英烈紀念要具體到名姓的聲音一直不少,但相關工作可謂異常復雜,進展一直不順。據報道,對于烈士的數字,一直存在統計口徑多、數據雜亂、史料損毀嚴重等問題。當然,歸根結底,統計與確認具體名錄,要看這是否被認為“實用”,是否被重視,背后是一個觀念問題。 抗日英烈以有名有姓的方式出現在名錄,這是第一次。推究其意義,不亞于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65年前,紀念人民英雄第一次以國家建筑的形式確立了最高規格,如今,隨著烈士紀念日的設立,以及名錄的出現,這場國家紀念獲得深廣延伸,有了全新的表達形式以及價值內涵。 考證名姓,逐一載錄,這本身就是國家態度。以國家名義紀念所有為國捐軀的英烈,不止是一種抽象的表達,更需要具體到人和事,體現的是“人”在國家的記憶中,到底處在怎樣的序列。抗日英烈,不是模糊的精神群像,不是空洞的價值符號,最真誠的紀念是一個個找出與記錄他們,有名有姓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 望著這份名錄,其實每一個人都能切實感受到,個體在這個國家中所處的真實地位。“人民”、“英烈”,這些詞匯是抽象的,卻也由具體有血有肉的人組成,每一個人的生動事跡,共同組成了這個國家的歷史。惟其如此,國家公祭,其實也成為真正意義的全民紀念,國家規格之下,人人也有自己記憶與緬懷的方式,而這場紀念成為一種上下一心的凝聚方式。 現代國家,從國家制度設計的角度來講,首先是遵從理性精神的。一個現代理性化的國家制度,體現在國家公祭形式上,一般都有對紀念對象具體身份、名姓、事跡的考證,并予以詳實記錄。這種細節處理,解釋了為什么紀念、紀念誰、誰是抗日英烈,這無異于對歷史的一次梳理和確認,而一切以具體的人與事實為依據。一切國家態度與價值,唯有建立在忠于真實的理性基礎上,更能具備信服度與解釋力。 從這份名錄的出現,我們看到了悄無聲息的進步。放眼世界,中國的抗日紀念形式正獲得世界矚目,中國抗日戰爭史匯入二戰歷史、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長河之中,讓世界共同承認與記住這段歷史,我們將更有底氣,看到寬闊前景。 □ 本報評論員 肖暢 |
相關閱讀:
- [ 08-29]以國家的名義紀念與緬懷先烈
- [ 08-15]被娛樂的“鬼子”與被愚弄的國民
- [ 01-21]莫讓抗日神劇毀了真正的抗戰歷史
- [ 06-29]別把高考狀元包裝成“抗日神劇”
- [ 05-23]抗日“神劇”需標本兼治
- [ 05-16]抗日神劇走了 中國版《兄弟連》還會遠嗎
- [ 05-16]“抗日神劇”應由市場淘汰而非行政禁播
- [ 05-16]限播抗日劇何“喜聞”之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