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回訪發現,30個試點地區中,“曇花一現”的地區多達13個。還有4個試點曾宣布啟動官員財產公開,但之后無下文。查詢此前的公開報道,本次記者未進行回訪的近10個試點中,已有3個公示一兩次后即告終止。綜上,官員財產公開試點5年來,曇花一現的試點地區占比超50%。(8月18日《新京報》) 關于官員財產的申報、公示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已經明確提出在加強反腐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同時,還要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然而自從新疆阿勒泰地區首開先河至今,全國試點官員財產公開的近40個地區中,曇花一現的已經將近占了50%,如此數量的存在,不得不讓人感到官員財產的試點工作恐怕已經成為某些基層吸引人眼球的噱頭而已。 其實,官員為何財產的公示如此的受人的關注,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要時時掌握官員財產的動態,予以衡量掌控官員涉貪涉腐的可能性。畢竟在官員愈發善于偽裝自己的客觀大環境下,每一次官員的被查最終幾乎都查處了大量來歷不明的錢物,如此現狀既不利于官員隊伍的建設,更是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干群的關系。 當然,我們應當堅信一點,那就是對于整個隊伍來說,那些貪贓枉法之徒畢竟只是隊伍中很微小很微小的一部分,其他的領導干部們應當都是為清廉正直之人。然而就那一些目前還尚未偃旗息鼓的試點地區來說,當地究竟從財產公示中發現了多少貓膩?從而以此為契機成功的抓獲了多少貪官?這一些能夠直觀反映試點成果的數字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至今也未曾看到。難道對于該些地方來說,真的是沒有貪腐官員么? 總而言之,讓財產進行公示不過是讓官員樹立警示意識,讓官員的權力進行有效的監管。對于財產公示當前遇到的難題來說,這著實是有關部門需要著力攻關的一個難題。但至少有一點我們應當堅信,那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為標準,如實的反映官員的財產,區分出那一些腐敗之錢將會是永遠不變的核心。 |
相關閱讀:
- [ 08-14]擬任官員財產公開關鍵要真實可查
- [ 08-11]“新提任官員財產公開”需盡快落地
- [ 07-21]“貪老虎”武長順如何攫取過億財產?
- [ 06-10]放大官員財產“不申報不提拔”的破冰效應
- [ 06-10]財產裸曬,“治裸”才能不“夾生”
- [ 06-05]新官財產申報也要引入社會監督
- [ 04-10]“姚式落馬”能否加速官員財產公開?
- [ 04-04]“財產申報表容不下房產信息”不是黑色幽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