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遭受臺風“威馬遜”重創的廣西北海潿洲島,發生了受災群眾與當地旅游區管理委員會沖突事件。據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是受災群眾對政府部門救災、恢復重建的一些做法不滿,尤其是為了“旅游形象”,曾出臺禁令不許群眾自建住房。 這次的臺風來勢兇猛,很多地區受災嚴重,災情受到全國上下普遍關注。目前,受災地區的最緊迫任務,是保障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房住、有醫看”。具體到一個地方,摸清受災群眾最大的難處是什么、最需要哪些救助,是當地政府部門的主要職責,也是當下最大的任務。 這個最重要的工作,潿洲島管理部門顯然沒有做好。雖然當地稱一直在積極救災,也沒有群眾露宿在外,但不少地方生活用電尚未恢復,仍然缺水缺糧,另外由于建材奇缺,當地又禁止私運建材重建,不少村民只能搭簡易棚安身。 目前“禁止私運建材”的規定已經撤銷,但如此愚蠢荒謬的規定是如何做出的?為了“旅游形象”的借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其實還是因為沒有深入救災一線,不知道群眾“痛點”在哪兒、最需要什么。 抗災救災,需要領導干部沖鋒在前,不僅體現以身作則,也有助于科學決策。但如果大災過后,群眾還在風里雨里,一些干部卻躲在辦公室,等著群眾找上門,還不知道為了什么,也不知道群眾最大的訴求是什么,不能不說是失職。 與受災群眾同舟共濟,櫛風沐雨,才知饑寒冷暖,才是領導干部該有的“形象”。否則,坐辦公室“拍腦袋”拍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決策,只會迎來群眾的“拍磚”。 摘編自新華社7月27日電文/丁永勛 |
相關閱讀:
- [ 07-28]借臺風管違建糊涂至極
- [ 07-25]呂厝大水呼喚精確的水管圖
- [ 07-22]與其打口水仗不如建救災互動平臺
- [ 07-22]災難面前,沒有“信息孤島”
- [ 07-22]用人性溫暖突破新聞盲區
- [ 07-21]應關注臺風背后的自救信息
- [ 07-21]三伏天送棉被,送的是啥“溫暖”?
- [ 06-18]別等到大樹砸出慘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