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碧溪路,一名打扮成“西門慶”的男子騎著白馬,手中舉著一塊寫有“誓娶潘金蓮”的紙牌,引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據了解,由于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正在籌備收購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于是便有人策劃了這出街頭“鬧劇”,以示抗議。(3月3日華聲在線) 說到底,該“鬧劇”是一種行為藝術,意圖引起關注,阻止醫院“公轉民”。還說確切點,就是醫護人員很擔心醫院改制后,自己成為沒人管的“孤兒”,系列福利待遇和養老保障問題發生“病變”甚至“消亡”沒有了著落。 從個人權益看,這樣的“鬧劇”也是一種合理訴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公立醫院如收購、改制等,必須經醫院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這說明,有關改制的政策及程序是很不透明的。如果醫護人員對改制的進展模糊,對涉及職工的權益模糊,選擇維權的渠道不合理,那么這樣的“維權”就可能注定沒有“尾聲”,畢竟“戲說”代替不了正規的依法維權。 盡管如此,這樣的“鬧劇”仍然值得重視。一旦該公立醫院真的轉為民企性質了,就有許多問題需要面臨解決。民企投資是要求利潤回報的,公立醫院卻要保持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原則,未來這所公立醫院究竟是營利還是公立,將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再說民企收購公立醫院是以股份制還是徹底全權收購,還尚不明確。如果改制是因為政府“甩包袱”,不把公益性作為前提條件,顯然是不合法的。倘若公立醫院的改制過程還存在一些利益勾結,有暗箱操作等現象,出賣了人民利益,那就更加違法違規。 話說回來,如果公立醫院改制后確實在政策和法律范圍內進行,就值得一試。倘若改制后,將保證醫院的非盈利性質不變、在職人員身份不變、政府對其支持監管力度不變;并保證職工待遇不降低、財政撥款力度不降低。改制后醫院承擔社會責任,解決本地區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問題,甚至百姓市民看病更實惠,醫護人員待遇更好,就是改制又何妨? 其實,婁底市人民醫院職工扮演的“角色”一開始就錯了。“潘金蓮”暗指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西門慶”暗指有意收購該醫院的某民營企業。其實《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是很愿意嫁給西門慶的,她嫁過去后也未必不幸福,只是要背上道德的封建禮教。退一步說,醫護人員根本不應當“戲子”,有關部門應當謹慎改制,莫把“鬧劇”變成“悲劇”。 接下來該看政府這位“導演”了,當然還有“監制”的到場。 |
相關閱讀:
- [ 03-03]英國一醫院研究用脂肪培植耳朵等人類器官
- [ 03-03]工業區、醫院成東莞棄嬰多發區 9成接收棄嬰病殘
- [ 03-03]云南第三人民醫院在救傷員29人 傷重民警仍在昏迷中
- [ 03-02]專家聚昆救治“3·01”事件傷者 全市醫院承諾“三最”
- [ 02-28]民政局向嫣然醫院發函:要求依據規定公開信息
- [ 02-28]政策引爆資本爭投醫療服務業 民資冷落縣級公立醫院
- [ 02-28]產權不清經營不善 民營資本冷落縣級公立醫院
- [ 02-27]醉漢“當雷鋒”駕車送朋友去醫院 撞死過路老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