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恰逢西方情人節,古老傳統與現代文明意外獲得有趣的對話契機。花燈和玫瑰輝映,湯圓與巧克力爭甜,在這樣一個美好日子里,不少人卻為“回哪里”這個問題所糾結。 工業化和人口遷徙改變了家庭結構,聯合家庭、主干家庭衰落解體,被核心家庭取而代之。家庭改變的不僅是規模,還有性質。傳統大家庭以父子關系為主軸,現代家庭則以夫妻關系為主軸。婦女地位上升,家庭軸心由縱向變為橫向,標志著婚姻家庭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家庭由經濟生產、生活生育的共同體,逐步變成具有高度情感屬性的物質精神結合體。 然而,在不知不覺中,新型婚姻家庭對傳統文化卻產生了疏離。尤其是在老齡化的社會背景下,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情感淡薄,已經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成年子女組建家庭后,往往搬離父母的居所。空間疏離與情感疏離相互強化,不但平時缺少陪伴,即使過年過節的合家團聚,都漸漸無法保證。甚至人回來了,心卻沒有回來,難得一次的團聚,并沒有期待中的溫暖甜蜜。如何重新確認、修復備受損害的家庭價值,使其與類似“情人節”這樣的新型倫理觀念和諧共生、共存共榮,在社會文化建設中更好發揮效益,成為現代化中國重新面對的課題。 針對婚姻家庭的這種變化,國家建立了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保障老年群體的正常生活。但國家制度主要承擔經濟保障,對于老年人親情的渴望、陪伴的需求、社會交往的需求往往能力有限。成年子女不但是老人的精神支柱,而且是他們與社會聯結的重要紐帶。割斷了這個紐帶,老人就很容易被時代拋棄、被社會遺忘,成為孤獨而靜默的人群。英國衛生部長亨特曾經談到,英國有幾十萬孤獨老人被社會遺忘,這是“國恥”。他呼吁英國人學習中國的孝道文化,吸取中國人照顧老人的經驗。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極度重視家庭價值的中國社會,合家團圓、共享天倫的元宵節,已經漸漸不敵個性解放、私人獨處的情人節,這確實讓人難免遺憾。 其實個人情感與家庭價值并不矛盾,兩者甚至相輔相成。正如元宵節與情人節,并非一定此消彼長,甚至非此即彼。今年的兩節重合,花燈與玫瑰可以錦上添花,湯圓和巧克力也可以美美與共。古老傳統與時髦新潮款曲互通,共同指向人類美好的情感——親情與愛情。無論是家人,還是情人,此情可共,唯愿珍惜。 |
相關閱讀:
- [ 02-14]找回傳統節日該有的情致
- [ 02-14]洋玫瑰或者土湯圓,今天都不是問題
- [ 02-14]元宵節“邂逅”情人節:戀愛青年的“甜蜜煩惱”
- [ 02-14]19年一遇元宵情人節 情侶定制約會帶熱“浪漫經濟”
- [ 02-14]專家:元宵節古時似"情人節" 女子在這天可出門觀燈
- [ 02-14]【圖片策劃】情人節的“浪漫花招”
- [ 02-14]情人節不許離婚 誰的規矩?
- [ 02-14]情人節前夜長春小伙策劃街頭魔術求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