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名2歲多的孩子晚上出紅疹,家長跑了多家藥店都關了門,最后在一家醫院,一位女醫生問明情況后,開了4片撲爾敏,藥價:4分錢!2月7日,當@溜溜的闖 在微博上曬出這張處方后,迅速引爆了網絡。(2月10日《大河報》) 在“大處方”和過度診療大行其道的今天,“四分錢處方”的“小處方”無疑顯得出奇地樸素和另類。看一次病花費四分錢的情況十分罕見,但這種小氣和寒酸的背后,卻是對醫者仁心良心的恪守,對醫療道德陣地的堅守,這讓患者重燃對醫生的敬重。 但是,“四分錢處方”卻不是“只開便宜藥”,開方仍需遵守“該怎么治病,就怎么開藥”的原則。有的小病只要醫生稍微觀察,即可判斷病因,就沒有必要再讓患兒走檢查、化驗的流程。這與某些醫生“小病大看”,動輒嚇唬患者,開出一堆檢查項目的過度診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昧良心地行醫,本就是醫者的高境界。 看病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體諒其經濟處境,更體諒其心情,保護其隱私。可惜的是,當下,一些醫生偏喜歡開貴重的藥、進口的藥;偏喜歡做高級的檢查;偏喜歡給富人瞧病,給官員瞧病;偏喜歡給老年人看病,給不懂行人的看病;偏喜歡看大病,做大手術;偏喜歡走高價藥房,開高回扣藥品。如果他們都能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體諒其處境,那么過度醫療的劣跡將會大大減少,乃至銷聲匿影。 醫藥行業的潛規則下,我們當讓那些在見錢眼開事權貴的不正之風失去土壤。自古以來,坊間流傳“但愿天下無疾苦,何愁柜中藥生塵”的行醫佳話,懸壺濟世的醫生在看病時,不問親疏遠近,富貴貧瘠,一律一視同仁,推己及人,實實在在,以“和”為本,以誠待人,這才是醫德長傳的秘訣,才是應有的行醫之道,才能彰顯社會公平。 |
相關閱讀:
- [ 01-27]抵制過度診療需要點滴堅守
- [ 01-22]北京地鐵四惠站區多項“處方”應對春運大客流
- [ 01-22]北京人大代表建議九年義務教育變十二年
- [ 01-15]廣東10家網上藥店被叫停 或因違規售賣處方藥
- [ 01-07]網上購藥擦亮眼睛 網上藥價不低反高
- [ 01-01]衛計委明確將設藥企行賄黑名單 觸雷失招標資格
- [ 12-11]規范用藥調查顯示:逾六成網友未按療程服藥
- [ 11-27]醫院下達創收指標何以屢禁屢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