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的視而不見,說到底就是一種監管的歧視。 春節臨近,記者下鄉走訪,發現不少假冒偽劣商品藏身農村集市商店,坑蒙農村消費者。像“娃恰恰”“康帥傅”“奧立奧”等山寨商品,還有過期食品、三無產品等假冒偽劣商品,在一些農村集市商店尋常可見。越來越多的農村消費者對集市商店里的假冒偽劣商品很不滿意,但很多時候只能無奈接受。(1月19日《人民日報》) 山寨商品傍名牌,過期一年照樣賣——相比城市里較為隱蔽的食品安全問題,農村市場上明目張膽的假冒偽劣,早就是一種普遍存在。農村之所以會成為假貨集中地,常見的原因分析是——農村消費者辨別能力差、消費水平低、維權意識不強,甚至有點圖便宜“知假買假”。不排除這種現象的確存在,特別是留守的“996138”(老人、兒童和婦女)群體,辨識能力較差容易上當;但更多的農村消費者其實是無奈接受,因為附近小店幾乎只有假貨可買。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農村市場上假冒偽劣的泛濫,都是典型的違法犯罪行為。如今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竟然還有如此惡劣的問題存在,簡直讓人無法理解。因為,假冒偽劣食品不只是謀財,那簡直就是害命。毫無質量保障的山寨食品和過期食品,無異于一種慢性的公開投毒行為,其實是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F在的問題是,為什么這樣的行為竟然能夠長期存在?監管部門在哪里?誰來查處制假售假者的違法犯罪? 不得不說,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的泛濫,根本原因就在于那里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和不毛之地。換句話說,不是因為農村消費者都是“傻子”,而是因為監管部門在窮鄉僻壤常年“玩失蹤”。當農村市場成為假冒偽劣傾銷地,巨大的中間利潤必然發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讓農村消費者除假貨之外幾乎沒有真貨可買,逃無可逃防不勝防。要杜絕農村市場尋??梢姷募倜皞瘟?,最關鍵的就是監管部門要引起重視,建立常態化的機制,下決心去治理。 不管有多少領域客觀存在城鄉二元體制,至少在提供市場監管的公共服務方面,不應該存在城鄉懸殊差別。對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的視而不見,說到底就是一種監管的歧視。只要對農村市場監管也像城市一樣重視,農村市場不可能呈現出另一種“無監管狀態”;反過來,如果對假冒偽劣的打擊僅限城市,農村市場作為被歧視的監管短板,所有污水必然都會流入此處。 相比國外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常常遭遇二流產品、二流服務、二流索賠的歧視;而在國內,農村消費者顯然又是被嚴重歧視的一群,而且已經突破底線。政府部門要當好食品安全的守門人,越是薄弱的地方越要有嚴厲的監管;尤其是,監管“娃恰恰”“康帥傅”“奧立奧”之類假冒偽劣,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沒理由做不好。 |
相關閱讀:
- [ 12-26]中關村假冒偽劣受詬病 公布舉報電話嚴禁惡性壓價
- [ 12-12]福建警方破獲假冒偽劣案3700起 LV古馳等大品牌被仿冒
- [ 12-11]網上制售假冒偽劣呈規模化特征 假藥銷售漸多
- [ 11-20]雙管齊下,割掉假冒偽劣這顆“毒瘤”
- [ 10-16]委員代表建言消法修改:經營者應承擔售假第一責任
- [ 10-10]湖南查獲假冒偽劣產品金額7988萬元 食品類占20%
- [ 08-27]北京開展嚴打8類假冒偽劣產品整治行動
- [ 08-26]北京嚴打制售假冒偽劣商品 多次違法將禁入市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