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熊大姐的血汗錢!今年過年、明年孩子讀書,全指望它了。丟錢之事,描出一幅“眾生相”,有說“血汗錢,不敢要”的好心人,也有“攔也攔不住”的貪利者。 由于丟錢地帶屬于監控死角,即便求助于警察,也無法還原事發經過,這給破案增加了難度。即便有人嘗試用“人肉搜索”來追擊無德者,但我執以為,若要血汗錢失而復得,全憑對良知的召喚。 在此,極富歷史影響力的“布魯塞爾法院判決”頗值借鑒意義。在那次判決中,男子雖洗劫了受傷女子,但他最終被法官豁免,只因他救了她一命。法官認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脆弱面和陰暗面。對于拯救生命而言,搶劫財物不值一提。這起判決被廣為流傳,恰恰是因為法官擱置了冰冷的法條,而轉向了對社會良知的召喚。 “布魯塞爾法院判決”啟示世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惡魔,一個天使。向前一步就是污點,退后一步就能自贖。換言之,善惡皆在一念之間,但人人皆可向善。我寧愿與布魯塞爾法官一樣,相信這些哄搶者只是“一時糊涂”。畢竟,正能量才是社會的主色調。浙江東陽就曾發生過“病人半夜撒錢、路人拾金不昧”的奇聞,而類似的故事還有其他版本。這些拾金不昧者,不正代表了社會的良心和希望嗎? 相反,僅靠冰冷的制度實難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善念。面對違背法律和道德的行為,如果一開始就貼上了“惡”的標簽,一味地施以法律的棍棒和道德的審判,非但難以喚醒當事者的愧疚自責,他們還會拼命掩蓋自己的污點,在背離善良的道路上越滑越遠。應該說,依法治人的單項選擇遠比不上德法并重的雙項通道更具“療效”。亦如改造囚犯,矯之以法仍需化之以德,曉之以理還需動之以情。 現在看來,有了許多熱心記者、網友和好心人,熊大姐“塞翁失馬”的故事一定還會有續集。對于拾金者而言,贖罪的制度橋梁已然搭起,挽回顏面的道德臺階也已被鋪設,悔過自新的良心渠道赫然敞開。我們期待那些“聶赫留朵夫”們珍惜這次“良心復活”的機會,在自我救贖的同時給故事留下溫暖的結局。 |
相關閱讀:
- [ 12-18]的哥盤點乘客丟失物品:毒品、“人骨”和黃金
- [ 12-29]23萬元戒指遺落火鍋店 被當劣質貨丟進垃圾桶(圖)
- [ 08-21]1.7萬銀行卡遺落柜員機 保安拾金不昧苦尋失主
- [ 09-30]男子酒后穿睡衣當街撒萬元 民警幫撿回九千(圖)
- [ 09-29]青島大學生兩年撿硬幣2000枚 被同學稱為“硬幣哥”
- [ 08-01]20元掉進便池洞 遂寧八旬老人伸手去撿被卡一天
- [ 04-29]精神病女子窗戶撒十幾萬現金 樓下居民無人哄搶
- [ 04-12]老漢遺失7500救命錢 路人撿到如數奉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