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宣布,該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當日清晨6時55分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祥離世,享年107歲。這是1994年5月2日,浙江大學舉行儀式,將該校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授予邵逸夫爵士。新華社記者譚進攝 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座“逸夫樓”。著名愛國實業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逝世令國人慟心,紛紛以各種方式紀念他感恩他。筆者以為,邵逸夫先生一個世紀的人生給予人們最大的啟示是他的慈善之心,是他熱心支持教育的慈善之舉。 自1985年起,邵逸夫基金會每年向內地捐贈巨資用于舉辦教育,迄今贈款47.5億港元,建設各類項目6013個,“逸夫樓”遍布全國城鄉,惠及數千所學校、數千萬師生,成為當前海內外愛國人士通過教育部實施的持續時間最長、贈款金額最大、建設項目最多的教育捐贈項目。 “我要把賺的錢送出去”“財富取之于民,應用回到民眾”“聚財一種滿足,捐助是一種快樂”……邵先生這些話,表明了一種對待財富的態度,一種人生的境界,簡單樸實,令人深思。人們追思邵先生,看到的不只是他創造財富的神話,更有他對慈善事業的執著追求,他的慈善大愛。 近些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一批又一批企業家不斷涌現,紛紛登上“富豪榜”,但登上“慈善榜”的卻不多。散盡千金濟眾生,力有所及的企業家們都可以像邵先生一樣,富裕后不忘慈善,感恩社會,回饋社會。當今社會呼喚邵逸夫式的慈善家,呼喚更多的“逸夫樓”。 今天,面對逸夫樓,每一位學子心懷感恩,說起邵先生,每一位國人都心懷崇敬。人們崇敬他最大的內涵就是慈善,紀念他最好的方式也當是慈善。而慈善,也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力量有大小,愛心卻沒有輕重之分,每一個人可以做到草根慈善,平民慈善。 每個人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世界將會因此變得更溫暖更美好,自己的人生也會得到升華。而這,也是人們對邵逸夫先生最好的紀念。 (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
相關閱讀:
- [ 01-08]邵逸夫稱拍電影是做生意:要拍大家都看的電影
- [ 01-08]網友上網搜逸夫樓分布圖:紅色標記占滿半個中國
- [ 01-08]邵逸夫107年人生旅程謝幕
- [ 01-08]揭秘邵逸夫百年情史:90歲時迎娶67歲“六嬸”
- [ 01-08]邵逸夫精神是歷史豐碑
- [ 01-08]邵逸夫打造電影帝國 曾遺憾錯失李小龍
- [ 01-08]眾星緬懷邵逸夫 劉德華:永遠懷念,一路好走
- [ 01-08]邵逸夫系"娛樂至死"文化始作俑者 曾被指不擇手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