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倍晉三不顧多方反對和規勸、執意拜鬼后,中日關系目前已打上死結,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日前明確表示中國領導人不會與安倍會面。兩國之間的堅冰能否化解、如何化解,只要安倍仍然執政,連問這樣的問題都已失去意義。中日恢復正常關系的路徑已不在安倍,而在安倍之后的日本主政者。 中日關系弄到這般地步,釣魚島、靖國神社等具體問題只是導火索,背后有遠為深刻的現實利益糾葛和戰略思維考量。中日紛爭有著特定的東亞歷史情境。自17世紀中國清朝建立以來,日本始終認為自己在文明上高于中國,在清代期間是由于外族入主中原、中國“由夏變夷”,而19世紀后期以來,則是因為日本在接受現代西方文明上比中國迅速,在現代化程度上比中國領先。近代以來的中日沖突與戰爭,在日本右翼的思維和宣傳中,因此乃是先進文明對落后文明的“改造”。這種心理今天依然存在,不過改頭換面,以20世紀下半葉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功、日本乃是亞洲的“優等生”的面貌表現出來。 這種日本式的文明例外主義,近年來隨著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中國在其他領域的迅速發展,而越來越沒有說服力。中日當前在亞洲和全球的不同位勢,為近幾百年來所未有,日本不僅在抽象的精神文明層面,而且在具體的物質文明層面都已不再具有優勢,由此產生種種不適和焦慮是自然的。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不過是想通過為歷史招魂,來強化日本的文明優越感和對抗中國的合法性。而事實上,安倍的作為,是一種美化侵略戰爭、挑戰顛覆二戰后國際秩序的極為錯誤的行徑。 橫亙在中日之間的深層情結,需要時間來慢慢清除,對此不宜抱有任何理想主義的期望。十余年前,還曾有中國學者以感性的筆調,提出要建立“對日新思維”,由此引發的爭論不必再說,它的無效卻是必然。然而,從現在開始,與以往抽象強調“中日友好”不同,當下中國卻又的確需要重新思考,在建構合理的中日關系、最終實現中日和平共處乃至友好合作的路上,在戰略和策略上應有哪些新路數,要有些什么樣的調整。依愚之見,不能不有以下四點: 一是直面沖突。安倍及日本右翼在當前的表現,已非對話溝通所能調解,未來中日之間無論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都不能再說是意外。中國對來自鄰邦的有意挑釁,只能奉陪,需著眼最壞情況,做好充分準備。 二是錘煉實力。中國如今在經濟、科技、教育等很多方面,都已顯著拉近與日本的差距。還應繼續奮發,把經濟做得更強,把科技弄得更棒,把社會治理得更有序。當中國在各方面都有優良表現并優勢明顯時,日本長期以來與中國交往的文明優越感也就會徹底崩潰,右翼保守勢力與中國的對抗意志也會陷于瓦解。 三是積累道義。在靖國神社、慰安婦等問題上,中國具有道義優勢。安倍拜鬼容易讓世界把日本與其不道德的過去相關聯,對中國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中國不妨在歷史問題上做出更大更多的文章,讓世界懂得中日在如釣魚島等具體問題上的爭執,其實都與歷史有關,從而贏得國際上對中國立場和態度的理解、尊重。 四是建立高度。中國已是全球性國家,無可回避還會成為諸多領導型國家中的一員。中國已具備相當的實力,因此也要有高度自信,可以通過運籌世界大局,將中日關系納入到復雜的國際網絡,實現兩國的最終和解。 在安倍政權已顯露其猙獰面目后,中國大可相信時間在中國這邊,中國有能力贏得對日本右翼的持久戰。 梨夢舟(北京 學者) |
相關閱讀:
- [ 12-31]中方表態拒同安倍會面 分析稱中日高層交往幾中斷
- [ 12-01]專家:《開羅宣言》如鎮妖石 顯示“臺獨”脆弱
- [ 11-30]人民日報:開羅宣言這塊“鎮妖石”不容撼動
- [ 11-12]外交部:當前中日關系遇到嚴重困難 并非中方造成
- [ 10-31]安倍將向勇救日本落水兒童的中國留學生授獎(圖)
- [ 10-03]尿毒癥少年獨自進京求生 曾病倒街頭愿捐器官
- [ 07-24]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委員在日共商改善中日關系
- [ 06-25]中日友好醫院24小時內兩患者先后跳樓身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