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工作的根本目標,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法律從未允許計生政策被當作敲詐勒索鄉民的營利性工具,但在諸多異化的考核指標層層重壓之下,部分鄉鎮村粗暴執法、轉嫁執法。 據新華社報道,一起計生悲劇在河北邱縣梁二莊鎮龔堡村上演。事件源于當地鄉村干部違規擅自向村民收取社會撫養費,次日被收費村民艾廣棟喝下劇毒農藥身亡。目前,涉事的村支部書記已被開除黨籍,其他2名村干部和2名鄉鎮干部也受到黨紀處分。 在法律上,超生犯不著“以死抗爭”。所謂的“計生執法”,在國家層面執的就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該法第18條如是規定,“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這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清晰表達出國家對于“晚婚晚育”和“只生一個”,只是“鼓勵”與“提倡”,而非“強制”。即便對“不符合本法第18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第41條規定的硬性措施也只是“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這里的法律用語是“繳納”,而不是“處罰”。“社會撫養費”的法律性質也不是“罰款”,而是“行政收費”。易言之,在法律性質上,“社會撫養費”其實與“工商管理費”“機場建設費”等等并無本質的不同。“該流不流,扒屋牽牛”,“該扎不扎,房倒屋塌”……這些粗暴的標語曾經在不少地區廣為傳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原國家人口計生委曾在全國開展過一次清理、規范、更新人口和計劃生育標語口號的運動,并推薦了190條更富有人情味和時代特色的標語口號。 但口號中的粗暴用語容易清理,基層計生工作中的粗暴行為一時還難以消除。法律從未允許計生政策被當作敲詐勒索鄉民的營利性工具,但在諸多異化的考核指標層層重壓之下,部分鄉鎮村粗暴執法、轉嫁執法。 計生工作的根本目標,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4條也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杜絕這一怪現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追責。責任追究也不能僅限于鄉鎮村干部,還應追及異化的各類“土政策”。龔堡村的計生疑案中,不能用“恩賜”給被害人家屬的低保來掩蓋背后的真問題,還有諸多真相正等待著進一步調查及處置。 本報特約評論員 王云帆 |
相關閱讀:
- [ 12-12]200億社會撫養費,究竟“撫養”了誰?
- [ 12-12]“一句話回復”是另一種“霧霾”
- [ 12-12]張藝謀超生罰款數額成謎 高低相差2682倍(圖)
- [ 12-11]張藝謀未交稅收證明無法算罰金 衛計委:無特權
- [ 12-11]相關人士:張藝謀認繳社會撫養費就無生育特權說
- [ 12-11]專家:社會撫養費收支預算應遞減 不能作為指標
- [ 12-11]衛計委回應張藝謀超生:法律面前無人可享特權
- [ 12-10]24省份去年超生罰款超200億 尚無一省份公布用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