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一些規定之所以執行不力,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領導干部現有住房的情況沒有全面掌握,沒有建立領導干部住房、用車多占超配的問責制度,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情況沒有置于社會監督之下。因此,在中紀委著手專項清理工作的同時,針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信息公開機制和全面監督機制也必須著手建立。 中央紀委11日在官方網站刊載十八屆三中全會解讀文章《規范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文章指出,近年來,一些領導干部追求奢靡、享受特權,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要適時開展對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的專項清理工作,對違規多占超配的一律清退。(相關報道見A5版) 一些領導干部追求奢靡,在住房、辦公用房、配車等方面多占超配搞特殊化,這種行為的本質就是腐敗。干部搞特殊化的根子是特權思想,一些官員在工作中沒有清廉為民的觀念,不具備最起碼的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價值觀。在特權思想的驅使下,這些官員不僅職務消費畸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享受著過多過高的待遇。長期養成的多吃多占的習慣,反過來又不斷助長這些官員的特權思想,甚至讓他們滋生出凌駕于法律和組織之上,“一覽眾山小”的跋扈作風。而且,一些領導干部往往從多吃多占搞特殊化始,逐漸產生利用職權為親屬或身邊人員謀利等惡劣腐敗行為,甚至滑向違法犯罪。規范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是我國反腐敗體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讓領導干部養成清廉作風的重要手段。 針對領導干部住房、用車等問題,中紀委宣布要適時開展專項清理工作。以專項行動的方式規范領導干部的待遇,反映出中央消除領導干部特權思想和作風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以專項行動的方式開展工作,也反映出不小的尷尬—— 一些法律法規政策在“常態”下,并沒有得到嚴格有效的執行。 對于領導干部的住房、用車,其實并不缺少規范,但因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涉及官員的住房腐敗、用車腐敗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中央早就出臺了關于高級領導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其中包括“一名高級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處,調到外地工作時,應將原宿舍交回”。現實中,領導干部到一地任職,當地為其準備的住所往往成為個人資產。干部交流、異地任職本來是為了防止腐敗,但由此卻產生了嚴重的住房腐敗。同時,一些領導干部以權謀房,多占、低價套購或者超標準侵占住房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大建“官員別墅群”,更是在社會上產生了惡劣影響。 在公務用車方面,中央對治理“車輪上的腐敗”三令五申,一些地方和單位卻是屢禁不止。按照規定,只有部長級和省長級干部才可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但現實卻是,一些地方和單位的“芝麻小官”也堂而皇之以專車或“相對固定用車”代步。一些機關單位就算自己不敢超標準購車,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借用”的名義下高檔車照開不誤。 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一些規定之所以執行不力,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領導干部現有住房的情況沒有全面掌握,沒有建立領導干部住房、用車多占超配的問責制度,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情況沒有置于社會監督之下。因此,在中紀委著手專項清理工作的同時,針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信息公開機制和全面監督機制也必須著手建立。 去年以來,中央相繼出臺了“八項規定”等一系列改進作風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相當明顯的成效。相信此次中紀委部署的針對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的專項清理工作,一旦展開其效果也值得期待。一定時間內開展的專項清理工作,能收到集中治理之功效,從長遠看,還需要建立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機制,通過對完備的管理監督和嚴厲的問責懲處,使領導干部用房用車等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通過擴大信息公開和強化社會監督,促使有關規定得到嚴格執行。 |
相關閱讀:
- [ 12-12]領導干部住房公車適時清理 違規多占超配一律清退
- [ 12-11]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新規的“轉向”意義
- [ 12-11]領導干部失職不能讓集體買單 實施責任追究終身制
- [ 12-10]福建省政府任命一批領導干部
- [ 12-09]中組部關于改進地方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通知(全文)
- [ 12-09]評論:領導干部要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
- [ 12-04]福建省直機構改革單位領導干部會議召開
- [ 11-25]中央黨校號召領導干部讀《向毛澤東學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