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職業化改革仍需深入
m.shockplant.com?2013-11-11 08:59? 劉 剛?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11月9日,在2013賽季亞冠足球聯賽決賽中,廣州恒大隊在主場1∶1戰平韓國首爾FC隊,最終以客場進球多的優勢獲得冠軍。這是中國足球自職業化以來奪得的首個亞洲冠軍,也是自2009年亞冠改制以來,中國足球俱樂部獲得的最高榮譽。 廣州恒大歷史性地奪得亞冠聯賽冠軍,再次點燃了人們對中國足球的憧憬,堅定了職業化改革的信心。深化改革需要各俱樂部具有長遠眼光、苦練內功,更需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 發展職業足球涉及商業模式創建、品牌維護與開發、青訓體系建設等諸多方面制度保障,妥善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各足球俱樂部需要持續投入、創新和協作,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拿出切實的改革措施,簡政放權,真正實現管辦分離,制訂職業足球作為準公共產品在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為職業體育營造符合市場規律的良好環境。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體育產業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發展,但與世界體育強國相比,差距依然巨大。我國體育產業產值約為2200多億元人民幣,占GDP的0.5%左右,規模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 有專家預測,我國擁有上萬億元的體育產業潛在市場規模。但當前突出的矛盾是缺少優秀的體育精神文化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此次亞冠決賽次回合,恒大主場票房收入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創下我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甲A或中超球隊單場票房最高收入紀錄。這直觀地告訴我們,我國職業體育具有多么廣闊的市場。 職業足球、籃球等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符合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要求,精彩賽事更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發揮著激勵社會的強大作用,理應大力扶持、加快發展。但現實卻令人失望。 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已經有20年歷史。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的前身,就是1993年1月成立的廣州太陽神足球俱樂部,是中國首家股份制職業足球俱樂部。那一年的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起基本框架,提出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但20年過去了,困擾職業足球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本應作為市場主體的俱樂部,在職業聯賽中缺乏足夠的話語權,政企不分現象嚴重,導致利益沖突不斷,行業協會不能代表企業訴求,無法發揮自律約束作用,相關法律法規尚待完善,“假、賭、黑”現象猖獗一時,“默契球”疑云至今不斷。 20年間,廣州足球隊至少有六七家企業接盤、贊助,這說明并不是只有恒大看到了體育產業的機遇,而其他企業的退出雖各有原因,但無法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是一個重要因素。 就在恒大奪冠之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深化體育領域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要有啃“硬骨頭”精神,否則中國職業足球的進步將難以光大。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1]說說亞冠冠軍之外的事
- [ 11-11]恒大的勝利呼喚職業足球深化改革
- [ 10-17]王健林身家860億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 [ 09-27]廣州“跑馬”能否跑掉“啤酒肚”?
- [ 05-22]國安隊為何輸了球還給自己“抹黑”呢?
- [ 05-03]中超“歷史最佳” 國足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