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強版限娛令”不妨少點質疑
m.shockplant.com?2013-10-21 17:11? 苑廣闊?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有消息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又向各大衛視下文,規定每家衛視每年新引進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一個,衛視歌唱類節目黃金檔最多保留4檔,這個文件被媒體稱為“加強版限娛令”。 “加強版限娛令”既關系到電視臺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全國億萬觀眾的業余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質疑的聲音。但是在筆者看來,我們更應該看到“加強版限娛令”的現實背景,以及其背后所體現出來的規范作用和引導意義。因為在很多電視觀眾看來,當前全國幾十個主流衛視頻道,其呈獻給觀眾的節目內容總體上給人的感覺是“既豐富又貧乏”。 豐富是因為電視節目品種上確實很豐富,比如除了傳統的電視劇,還有各種類型的綜藝類節目,唱歌的、跳舞的、求職的、 相親的,可以說種類繁多。但是另一方面,各大電視臺的節目又多有雷同之處,比如某一檔唱歌類節目一夜走紅,很快其他電視臺紛紛制作推出類似的唱歌類節目;某家電視臺相親類節目獲得不錯的收視率,很快其他電視臺也推出同一性質的相親節目。 節目類型確實很多,但是在某個時間段內,各家電視臺的節目高度雷同與重復,這就是“豐富中的貧乏”。這種“豐富中的貧乏”現象,從根本上反映出國內電視行業創新意識的缺乏、創新能力的不足,最后只能從國外高價購買版權,然后引來簡單的模仿與復制。長此以往,對國內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及觀眾的利益,顯然是有害無益的。 如果國內電視臺依靠購買國外版權節目而獲得不錯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并且因此沾沾自喜,把它當做一種成功,那有可能 導致“不思進取”,不積極主動創新。此次媒體爆出的“加強版限娛令”中,諸多條款正是為了避免以上這些弊端。不管是優化節目結構,豐富節目類型,還是堅持自主創新,加強引起管理,亦或是抵制過度娛樂,防止雷同浪費,其根本目的就是對國內電視行業進行規范和引導,讓其走上一個自主創新,健康發展的道路。 “加強版限娛令”可能在短時間內讓電視臺和觀眾無所適從,但只要多下點功夫,多挖挖潛能,總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總能獲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比如去年紅遍大江南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及現在贏得普遍贊譽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其創新性、高收視、好口碑,就值得國內電視從業者好好總結,借鑒與學習。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1]評論:加強版限娛令促進節目創新
- [ 05-16]限娛令后收視排名重新洗牌 湖南第二央視沖新高
- [ 04-24]"限娛令"難擋衛視蜂擁而上 選秀節目"春天"又來?
- [ 01-06]《快樂大本營》改時播出 汪涵何炅擁抱破“不和”
- [ 01-06]《快樂大本營》改時播出 汪涵何炅擁抱破“不和”
- [ 01-05]最嚴規則 限娛令
- [ 01-03]電視限娛令生效:廣告插播消失 新聞節目增加
- [ 01-03]“限娛令”正式生效 古裝劇熒屏上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