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自信引領升級中國
m.shockplant.com?2013-09-12 11:13? 丁志杰?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大連達沃斯夏季論壇如期召開。中國總理李克強先后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與參加論壇的企業家交流,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向世界明確地傳遞一個信息: 中國正在充滿信心、腳踏實地地打造升級版中國經濟。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罕見地連續兩個季度下行,引發各種擔憂和猜測。一些國際投行甚至預言,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滑至3%以下。“中國悲觀論”、“唱空中國論”甚囂塵上,一度成為國際輿論的主流,一些人在坐等中國危機的到來。 然而,決策者不亂陣腳。無論是政治局會議,還是國務院常務會,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在各個領域不斷推出改革,以兼顧調整經濟結構和穩定經濟增長這兩個長短期目標,打造升級版的中國經濟。 事實證明“唱空中國論”再次錯了。7、8月份經濟數據陸續公布,顯示政府政策的積極效果,經濟開始企穩回升,進入中國經濟奇跡第二季。在強大的事實面前,唱空中國的聲音開始減弱,力量慢慢消散,甚至唱空者也倒戈改變看法。“中國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一定會實現”,這句話不僅傳遞出中國總理對當前經濟的信心,更彰顯決策者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心:我們正走在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上。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中國總理談得最多的是改革,談改革的作用和思路,談具體的改革,談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如數家珍。確實,中國經濟發展具有無可比擬的潛力,東西部、城鄉差異,既是問題,更是發展的回旋余地。發展生產力,以技術進步提高生產力是一條腿,靠改革釋放生產力,讓市場、政府、社會各司其責各就各位,是另一條腿。提高生產力,釋放生產力,都是創新,技術和制度創新一起,推動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讓所有人共享增長和發展的好處。 不回避問題是自信的表現。正因為有問題,有缺陷,所以需要改革。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會不斷有新問題、新挑戰出現,但中國有信心、有能力解決。面對問題和質疑,決策者不回避,不拖延,而是抓緊時間盡快出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公布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改善宏觀管理,加快結構轉型,變壓力為動力,變壞事為好事,用行動和結果改變外界的看法。 中國通過進一步開放融入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會進一步對外開放,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經濟。一面是中國受惠于全球化,另一面是中國給世界各國也帶來新的全球化福利。對外開放的目的不僅要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其本身也需要改革,也是改革的一部分,要在全球化大趨勢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創新對外開放模式,把世界經濟這個蛋糕做大,實現與不同類型國家的互利共贏。中國總理明確表示,歡迎各國企業家在中國投資興業,也鼓勵中國有信譽、有實力的企業去世界投資。這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專家:中國解決治理失靈、缺位現象更需制度創新
- [ 09-12]中國積極承擔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大國責任
- [ 09-12]中國奇跡“第二季”關鍵在提質增效
- [ 09-12]
節儉是政府應有形
- [ 09-12]李克強在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致辭(全文)
- [ 09-12]發改委:厘清政府市場角色或是三中全會最大改革
- [ 09-12]國資委前主任呼吁對國企放權:沒人管才能長大
- [ 09-12]李克強出席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