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藥腐敗窩案”更需作何反思?
m.shockplant.com?2013-07-25 16:14? 武 潔?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應該承認,無論從涉案的醫院比例,還是涉案醫生數量以及退贓額度來看,一座城市的所有市屬醫院被一網打盡,著實令人汗顏。這固然是個相對極端的案例,但更從另一角度折射出醫藥購銷領域所盛行的潛規則。 事實上,當包括葛蘭素史克在內的世界著名藥企,都紛紛曝出在華賄賂行為,國內醫藥領域存在回扣潛規則的,絕不只是“少數派”。真實的情形是,以藥養醫規則,固然并不容許針對醫院領導及開藥醫生個人的公關與賄賂,但藥品回扣作為醫療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卻是當下體制所允許的。畢竟,假如沒了這部分收入,很多醫療機構恐怕連正常運轉都將成問題。 只不過,雖然“以藥養醫”的本意只是養醫院,但既然開了這一口子,更多的利益訴求被紛紛往里裝,也就并不意外了。而無論是醫療機構領導缺乏監督的權力,還是醫生過低的名義收入,更是為醫藥購銷領域的公關與賄賂提供了最佳的溫床。在利益的誘惑之下,醫藥購銷領域形成牢固的利益合謀與結盟,自然也就不能全指望醫生的高尚道德來抵御無所不在的誘惑。 可見,醫療腐敗窩案竟然讓所有醫院都中槍,其實不能僅僅抓捕涉事的醫藥代表和業務員便算完事兒。醫療腐敗窩案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體制驅動,醫療機構的收入來源如何保障,腐敗窩案所暴露的醫藥采購權力如何進一步的分化并施行監督,醫生又該如何通過自身的醫療技能獲得體面的收入,或許才是更需反思的真問題。 假如對這些關鍵議題顧左右而言他,僅僅是對個別醫療腐敗窩案的查處,恐怕還不足以撼動整個醫療購銷領域的普遍生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25]“吹牛”干部被停職 “拿腐敗當能耐”顯扭曲邏輯
- [ 07-24]醫院全軍覆沒,拿什么拯救醫療腐敗
- [ 07-23]尼日利亞獲評最抑郁國家 主因腐敗貧窮與低壽命
- [ 07-23]漳州醫療腐敗案
- [ 07-20]部分中介機構成政府延伸體 容易藏污納垢滋生腐敗
- [ 07-20]高校基建領域大案要案頻發 成為腐敗“重災區”
- [ 07-19]京華時報:高調嫁女宴凸顯剎住腐敗風任重道遠
- [ 07-19]俄國防服務公司腐敗案主貪軟禁期限被延長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