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標準要國情,也要鐵腕
m.shockplant.com?2013-07-12 16:11? 何晨陽?來源:新華網評 我來說兩句
每一件關于食品安全的新聞,都會撥動公眾敏感的神經。某專家一席“我們不是發達國家 食品安全標準要考慮國情”和“要按照國情來制定標準,不僅僅是要保護自己的健康,同時還要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的一席話又瞬間激起數萬網民拍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固然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在關乎億萬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標準問題上,向來就應該只有最嚴,沒有例外。 就食品安全標準而言,由于我們數千年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能確需依據國情制定自己的獨特標準,但這一標準絕不應以“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為考慮因素,而要以是否最嚴、是否能行之有效地讓不安全食品的生產者受嚴懲、讓良心食品生產者贏市場得回報為前提。 若是我們在安全食品生產方面真的技不如人,制定標準時或許還可以考慮“等一等”國人創新的腳步。但父輩們年輕時吃到的無毒菜、放心蛋、健康奶,如今卻成為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奢飾品”,一些群眾甚至還求諸“放心食品”于海外,前后對照,問題的癥結已昭然若揭: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并非是生產工藝不達標、技術不先進造成,而是食品生產者的利益和道德因素使然,因此以“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為由,人為地因“國情”偷換概念弱化公眾對食品安全標準的期待,難免有為“無德”生產者發聲的嫌疑。 監管和標準出了問題,卻以國情搪塞,還要打出“促進整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旗號,難免讓人拍磚。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某種意義上說,食品安全是群眾生存權、健康權的重要體現之一。而以“促進整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會成為公民健康、甚至生存的巨大挑戰,對吃著毒食品的這一代和喝著毒奶粉的下一代,健康何從談起,沒有健康又如何生存? 再者,西方發達國家的那一套固然有不適用于我國的地方,但群眾“求諸安全食品與海外”的舉動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國外嚴格的標準和監管,以及對瀆職者和無德生產者的嚴厲追責,確實值得相關部門認真學習,并查找自身不足。 畢竟,發達國家和我國在生活水平上有些差距,人民能接受能理解,但食品安全問題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提,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之一,絕不能容許某些專家和官員以“國情”和“行業發展”為由來搪塞自己的不作為。 要知道,食品安全問題不會因國家發不發達而變化,不安全的食品誰吃了都會威脅到生命健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4]代表委員建言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和法律體系
- [ 11-22]食品安全標準: 一種現代性困境
- [ 12-06]食品安全標準出臺內幕:部分企業私下接觸專家
- [ 12-06]食品安全標準出臺內幕:部分企業私下接觸專家
- [ 11-25]衛生部否認大企業綁架食品安全標準
- [ 11-25]衛生部:允許檢出金葡菌不代表食品安全標準降低
- [ 11-23]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僅2成接軌國際 名企頻出問題
- [ 06-16]食品安全標準跟不上“潛規則”速度 監管“無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