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病豬肉就怕“豬隊友”
m.shockplant.com?2013-05-06 10:38? 毛建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病豬肉從收購到上市,需要經歷一系列的復雜程序。兩人“過五關斬六將”,很容易讓人生出“神一樣的對手”感慨。然而細讀新聞,卻發現并非如此。 消費者不僅有 “對手”,而且有 “隊友”,只要有一個“隊友”發揮作用,“對手”就會被迅速撲倒。據稱,這兩人均為農民,其中林某紅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學歷不代表能力,不識字不代表不會來事,或許這并不能說明什么。但沿著病死豬的上市歷程,不僅沒發現兩名“對手”有何過人之處,而且發現“隊友”似乎都去打醬油了。 當地鎮政府該算是“隊友”吧。這兩人受聘于當地鎮政府,原本就是負責撿病死豬或到養豬戶收病死豬,進行無公害處理。當地鎮政府事先應該進行人員遴選,事后也應該進行監督。可細究新聞,看不出有什么監管措施。不難看到,鎮政府對病死豬處理,只是聘請處理人。至于有沒處理,病死豬去向哪里,根本就沒真正去跟蹤。 監管部門是“隊友”。據稱為牟取更大利益,兩人合建一個6噸的冷凍庫,在池塘邊設屠宰場,雇人屠宰,再將豬肉和排骨按20公斤/袋的標準包裝。眾所周知,生豬屠宰有著一系列嚴格規定。兩人私自屠宰,為何沒能受到及時制止?而且兩人建冷庫、雇工人、生產加工、流通運輸,其中,只要有任何一個部門站出來,都會及時發現問題。這些部門到哪里去了? 肉制品加工廠本來也應該是我們的“隊友”。可據稱,這些病死豬肉最終被運往廣東、江西、湖南等地,大多數供應給肉制品加工廠,流向餐桌。這是人們更不能理解的。根據規定,生豬必須經過檢疫后才能上市。這兩人私自屠宰、販賣,從手續上講,應該存在先天不足。肉制品加工廠有著多年的采購經驗,更有著專業的識別技術。為何會采購這些來路有問題、質量不過關的病死豬肉?到底是上當受騙,還是另有原因? 網上流行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起案件同樣給人帶來這一感慨。不是說作為消費者的“對手”有多神,而是作為消費者的“隊友”——— 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乃至肉制品加工廠,并沒有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在這一意義上,不怕病豬肉,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遇到這樣的“隊友”,也難怪食品安全沒保證。不能不讓人懷疑,有些“隊友”里面,有多少我們的“對手”在潛伏? (海峽導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6]制度無奈禽獸,商販才禽獸不如
- [ 05-06]虛假“無公害處理”是更大“公害”
- [ 05-06]病死豬肉“無公害處理”,怎成了生意
- [ 04-12]北大學生賣豬肉沒啥好丟臉的
- [ 01-31]豬肉“生態不生態”不能全由商販說了算
- [ 11-24]制售病死豬肉者當課以重罰
- [ 04-20]死豬肉泛濫入市,執法者的良心何在?
- [ 04-06]櫻桃貴過豬肉,不必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