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夫妻”的五味雜陳誰懂?
m.shockplant.com?2013-03-27 11:30? 馮海燕?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傳統觀念上是譴責出軌的,因為不道德不忠誠。但是一些“臨時夫妻”卻讓人恨不起來。甚至于提起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一份落寞。組成“臨時夫妻”的民工,有很多并不是天性風流。他們遠離故土,顛沛勞累,承受著生活的重擔,卻冷暖自知。勞動的辛苦,生活的枯燥,長夜的寂寞,可能不是旁人所能體會的。“家外有家”的瀟灑是大款們的“專利”,對于民工來說,有限的收入既要供應“前線”,又要安撫“后院”,生活不可能過得多滋潤。甚至于,想起另一半在家中照顧老小,心中的歉疚之情也會時不時地涌上心頭。如成為人家“臨時老婆”的熊燕(化名)所言:只有在給家中寄錢時,才感到一絲安慰。 然而,理解歸理解,不管社會如何前進,對婚姻的忠誠都應該是家庭生活中不變的主題。配偶“臨時夫妻”了,留守老婆(老公)怎么辦?另一半的勞累、寂寞他們也有。假如他們的堅守換來的是愛人的背叛,這對他們何嘗公平?他們是否也會“臨時”一下?那么,由此產生家庭破裂、財產糾葛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也是必然趨勢。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民工子女。原先他們缺失的可能是父愛或者母愛,但是“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后,他們會不會是“多余”的那個?而相對局促的經濟條件加上不幸福的家庭,他們更可能輸在起跑線上! 故而,民工“臨時夫妻”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五味雜陳不應該單獨由民工去品味。我們希望民工有足夠的定力與責任心保持對配偶的忠誠,能不“臨時”就別臨時,可是僅僅對他們揚起道德的大棒是不公平的。假如城市需要外來民工來建設,卻難以為他們的子女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假如一些用人單位在利益的驅使下讓民工超負荷地勞動,不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不給他們提供可以消遣的休閑場所;假如“探親假”對于民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遐想,回一趟家要被剝去“一層皮”……那么,我們怎么還能忍心指責他們的出軌? 文明城市、和諧社會應該以優厚的政策溫暖民工,讓攜帶家眷成為可能;以寬松的工作環境減少打拼的血淚,以豐富的業余生活來排解他們的寂寞……城市,請許民工一個家,但是這個家中,沒有“臨時夫妻”,只有糟糠之妻。再不濟,用工單位,請讓民工有時間回家看看!筆者以為,重視并干預“臨時夫妻”,莫如從最基本的探親假做起?。ê{導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