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游泳”背后是公眾深刻的無力感
m.shockplant.com?2013-02-22 09:00? 南都社論?來源:南方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自一位浙商在微博上懸賞20萬元請溫州瑞安市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以來,“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一時成為網絡上流行的活動。 賞金在不斷加碼,溫州蒼南的網友為了讓本地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就開出了30萬元的高價;加入這一活動的區域也在不斷擴大,不僅浙江的平陽、樂清等地的網友對環保局長們競相邀請,廣東東莞一位自稱“經濟困難”的網友也如法炮制,聲稱可以出價10萬元請東莞市環保局局長下寒溪河游泳10分鐘。 “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的懸賞接力,顯示全國河道污染日益普遍化的嚴峻現實,更暴露了民眾對環境惡化已經忍無可忍卻又不得不忍的尷尬。作為對地方環保負有直接責任的官員,民眾不堪河水污臭之苦,卻還只能以重金懸賞的特異方式,請求其屈尊體驗并稍有感知,還有比這更可愛也更可憐的人民嗎? 判斷一條河流是否遭到污染,原本不一定非得下河游泳不可。但現實往往就是這樣幽默,有些人不被逼著去喝河水去縱身一游,他就敢說這是最清潔的河道。所以早在2012年5月,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就曾表示,“檢驗溫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準,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游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準”。 按照這樣一個標準,網友們的懸賞游泳實在不能算是別出心裁。如果說他們的最終訴求是為了得到一條清潔的河流,那么他們的懸賞還僅僅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希望環保官員們的感官恢復到和自己的水平一樣。但從各地環保官員或一笑置之或大打太極的反應看,就是這第一步,似乎都不能稱為成功。 不知究竟是緣于不同的感官還是不同的利益,最終鑄就了不同的生活。這種不同還在繼續,比如官員們似乎更愿意把這輪懸賞游泳活動視為“炒作”,但對那些不得不忍耐污臭的網民來說,這哪里有半點開玩笑、逗樂的影子呢?環保部剛剛承認“個別地區因環境污染出現癌癥村”,又有誰樂意拿健康和生命作為炒作的調料?“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這分明是無可奈何的一聲哀鳴! 面對環境的持續惡化,面對監管部門的失職和瀆職,民眾的無力感越來越深刻,這也許是比環境惡化更值得擔憂的事情。讓司職環保的官員們知道河水已然臭不可聞,讓他們記得維護藍天碧水是其職責,讓他們明白失職是對民眾的犯罪,除了“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可還有更正經更見效果的辦法? 治理環境污染,還我美麗家園,必須有建立在強大的公眾監督和制衡權基礎之上的連貫招數。否則讓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不論重金邀請還是行政逼迫,也不論局長們是否下河,結果也只能是一個噱頭而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22]“重金邀環保官員下河游泳”的話外之音
- [ 02-19]建議陳光標設個“局長游泳獎”
- [ 02-19]20萬元請環保局長游泳,不只是叫板
- [ 02-19]20萬請環保局長游泳
- [ 02-19]20萬請局長游泳千萬別一笑置之
- [ 12-17]讓審批制度改革帶著社會組織“游泳”
- [ 08-06]有更多游泳館才能有更多“孫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