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教授抄襲學生獲大獎 制度浮躁如何根治

m.shockplant.com?2012-09-12 16:23? 林彥虎?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素有國際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紅點獎”,日前花落武漢高校。本該好好慶祝的一件事,卻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起因是,網友在微博曝料,稱獲獎作品“"赤果果"地抄襲學生的畢業設計”,矛頭直指獲獎者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石元伍。因學生胡素美維權有據,教授承認“考慮欠缺”,同時教授因涉嫌“外形抄襲”被暫停系主任職務。(2012年9月11日《新華網》)

曾經一段時間,“中國制造”的響亮名片在為中國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被世界恥笑,好聽點叫“模仿”,不好聽點叫“造假”。可以說我們的造假能力是數一數二的,無人能及、無人可比。商品造假,物品仿制事件層出不窮,隨后學術造假也好比連續劇,一集接著一集為我們上演。從2008年浙大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遼寧大學副校長陸杰榮抄襲事件,到2010年肖傳國事件“反射弧”成功率涉嫌造假,井岡山大學百篇論文被撤規模造假成“批發”,再到這次的石元伍“紅點獎”作品抄襲,真可謂學術造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石元伍事件是高校科研抄襲的典型病例,為何這類“抄襲病”屢治不好?其原因是相關部門處罰不嚴、警示不夠還是因為名譽或利益的誘惑太大難以抵擋呢?客觀地說,造假抄襲事件一方面是由于監管不力,有大量漏網之魚仍然游離于法律之外,進而在一些人眼中成為了“變相激勵”,他們覺得被發現和查處的風險很低,所以愿意下此賭注;另一方面是因為遇到此類事件我們通常采取的是平息或遮掩,即便是警告也只是嚇唬嚇唬,懲處力度根本不嚴,也便難以起到有效震懾作用。

其實,透過上述原因,當我們進一步思考時,會發現此類事件背后真正折射的卻是我們道德誠信的缺失和創新能力的貧瘠。我國的教育一直在提倡創新,但卻從來沒有停下腳步看看我們的地基是否打得結實,卻只是一味的追求創新的成果,創新的速度,正是這種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制度下,促使著越來越多的學者奔跑競賽于速成成果。也便一部分人急于追趕社會的步伐,一不小心卻偏離了道德原則,遠離了誠信品質,為了追逐名譽和成就而不惜給自己的人品、道德打折,使得創新打上了“抄襲”的烙印。

面對石元伍事件,我們在譴責的同時,應更加關注問題的上述深層原因。因此,筆者認為,杜絕當前國內屢禁不止的學術腐敗現象,相關部門應制定出科學的制度加以規范,應倡導學術界放慢腳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學術,應在追求創新速度的同時更要看重的是質量和我們創新主體的道德人格。正如一位醫生如果喪失了醫德,即使醫術再高明,手中的手術刀勢必會變成屠刀。

這也啟示我們:學術創新與道德就像人的兩條褲腿,看似分開,實則是一體,如果我們在鼓勵學術創新的同時忽略創新主體道德品質的提升,恐怕就會扯破褲襠,到頭不僅摔傷了自己,而且也會絆倒別人。所以,為了“學術抄襲”這類“扯破褲襠”的丑聞不再上演,我們的教育應以科學的制度規范學者放慢腳步,讓道德跟上創新的步子,讓質量有著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沖向成功過程中的失敗有著充足的理解和寬容。這樣,才能真正醫治浮躁的學術頑疾。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在线免播a视频 | 亚洲精选AⅤ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