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因為“老不應”,才有“老不信”

m.shockplant.com?2012-08-24 10:51? 楊  健?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一邊是網友@廈門浪連續45天追問廣州城管出國考察的效用,始終未得到正式答復;一邊是無論警方怎樣澄清舉證,不少人就是懷疑周克華被擊斃的消息有假。看似毫無關聯的兩類事情之間,其實有著很強的邏輯關系——正是有些政府部門的“老不應”,積累和強化著公眾對官方消息的“老不信”。

應該說,隨著政府信息公開的推進,這些年來,官民之間的互動在提速增效。僅以廣州城管所在的廣東為例,網絡問政從“聽”到“答”,從“答”到“辦”,在諸多方面有了良好起步。但從互動到互信,要走的路還很漫長。100次真誠回應建立起的公信,往往經不住1次“懶得搭理你”的蹬踹。

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漫長傳統中走來,一些官員面對民眾的監督質疑,暫時還不太適應。這種不適應,表現為“三不”:

不屑。那些牛虻一樣緊叮不舍的監督者,往往被視作刁民。“我拉屎要不要告訴你呀”式的回答,正是對他們的睥睨。

不忿。每天忙得腳朝天,今天讓公開經費總額,明天讓公開賬目明細,后天又來審計績效,我還辦不辦正事?

不敢。面對抽絲剝繭、步步緊逼,不回應還好,一旦開了口子,將來哪還有絲毫不規范的空間?

事實上,“三不”之人自己也清楚,這些都是拿不上臺面的道理,沉默于是成為無奈的選擇。但掩耳閉聽豈是長遠之計?從低起點上建立公信,注定是艱辛的過程。只有更主動、更耐心、更磊落、更真誠,甚至比應該做的再多做幾分,才能減少天天被逼問的煩惱,走出“老不信”的困境。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AⅤ免费播放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 日本精品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