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質疑是一針清醒劑
m.shockplant.com?2012-07-06 17:04? 葉祝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7月2日,第四場武漢電視問政聚焦違建及新審批流程問題,武漢市副市長秦軍及有關部門的領導走上了問政臺。接連的電視問政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好評如潮的同時,主持人曝出市民微博上的不滿:一些領導回答問題答非所問,打官腔、打太極、說空話,是去武當山進修了吧? 武漢電視問政進行到第四場,說明武漢電視問政已經正在步入制度化的軌道。面對違建及新審批流程問題,副市長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道參加電視問政,現場接受市民質詢,積極意義不容否認。筆者注意到,連續幾期的電視問政受到了市民的關注,但是市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效率仍然心存疑問。市民直言,“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就頗能說明問題。市民質疑一些官員“回答問題答非所問,打官腔、打太極、說空話”,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政府一些工作的不足。當下,武漢治庸問責正在走向深化,“打官腔、打太極、說空話”實際上就是慢作為、不作為,也應列入治庸問責的對象。政府督促職能部門與官員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好民生問題,才能讓電視問政收到實效。 孟德斯鳩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權力受到必要的監督與約束,權力在陽光下正常運行,無疑十分重要。與以往上交一份不痛不癢的述職報告相比,政府邀請廣大市民向官員問政,現場給官員出示苦臉或者笑臉評價,這種敢于直面問題的權力監督形式,觸及了市民電視問政的要害,值得肯定。 問政現場,主持人曝出市民對一些官員“打官腔、打太極”的不滿,打斷了官員們的成績匯報演說,觸及一些官員在工作中的短處,讓官員感到壓力,也讓市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如今,民眾對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的要求更高了,并充滿了期待。市民在微博上質疑官員“打太極”,實際上代表了這種民意期待。官員顯然不能辜負這種期待,而應該有所反思,有所行動。如果官員能直面問題,敢于擔責,把市民提出的問題擺到桌面上討論,開誠布公講道理、作解釋,就解決問題拿出務實方案,列出時間表。哪怕有些問題暫時解決不了,官員公開透明的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也會得到市民的諒解。再說,如果電視問政真正打破了“一團和氣”、“好評如潮”的潛規則,以后誰敢把民意監督當耳邊風? 在筆者看來,市民質疑官員“打太極”就像一盆冷水,潑向那些糊弄民意、解決問題不力的官員。不談大道理,官員依法行政就從打破“一團和氣”,認真回答市民提問、解決實際問題開始。 當然,電視問政只是官員與民眾互動的第一步,不能只圖熱鬧、過嘴癮,市民問政以后,職能部門及官員如何行動,才是問題的關鍵。比如,官員走下電視屏幕,深入社區、基層單位,與更多市民互動,采取措施解決市民提出的各種問題,效果將更好。(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