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兜底女職工權益需優化博弈格局

m.shockplant.com?2012-04-20 08:16? 熊  志?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草案)》。草案調整了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將女職工生育享受的產假由90天延長至98天,并規范了產假待遇。(4月19日《新京報》)

從2008年報請國務院審議,到去年11月征求意見稿出爐,再到最終審議通過,這意味著經過了四年的論證、修改和意見征集,以保障婦女權益為旨歸的《規定》最終定型。

應該說,在女職工勞動權利未充分兌現的環境下,《規定》的落地是值得期待的。從內容上看,制度的善意也通過延長8天產假、調整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等諸多更為人性化的設置體現了出來。但還應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規定》要能為女職工權益實現兜底,繞不開剛性執行的基本前提。

實際上,這也正是公眾的擔憂所在。《規定》以各類用人單位為約束主體,就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而言,執行的動力無可置疑,但企業尤其是中小、私營企業,必然會顧及相應的執行成本。畢竟,延長產假等對應著用人成本的直接上揚。

制度的鉗制效力,往往依附于對違規施以無縫、嚴苛的責罰,而在監管難以緊密盯防的條件下,罰款、賠償、限期改正乃至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罰能否生效,并產生威懾力,離不開暢通的維權機制。公眾對于企業排斥《規定》的前期假設,本質上是建立在“維權難”的基礎性語境之上的。

規范與現實之間可能出現斷裂,這是人們對《規定》未來的普遍判斷。基于上述考慮,輿論的焦慮感,又可以理解為職工與單位之間博弈不對等下的一次集中投射,它由《規定》引發,卻隱含了一種普遍的困境,是大眾化、泛群體化的,更是淤積已久的。甚至在用工結構、就業現狀、監管松緊、權利意識等系列因素左右的博弈格局之下,它遠無法由一部《規定》所消弭,而得依賴于系統化、可操作性強的舉措來建立信心。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