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人文書店”,敢問“生路”在何方?

m.shockplant.com?2012-02-21 10:17? 吳  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8年,鼓浪嶼店租狂漲10倍。號稱島上唯一一家具有人文氣息的書店曉風書屋,扛不住了。如果沒有轉機,那么,合約到期之時,或將成為它離開鼓浪嶼之日。2月17日,曉風書屋悄悄在店門口貼出告示。昨天,這張不起眼的“離開告白”迅速在網上廣為流傳,許多廈門市民驚嘆惋惜,明星姚晨也覺“悲傷”。(《海峽導報》2月19日)

既然書并不能當飯吃,沒了書店,生活應該還會繼續,鼓浪嶼也仍然還將是讓游客們慕名而來的那座美麗小島。事實上,當下網絡書店有著更大的折扣,人們逐漸培養起網上購書的習慣之后,連傳統的大型實體書店都在慨嘆日子難過,更不用說一些規模不大的獨立書店了。不過,商業的確可以不斷推陳出新,舊的商業模式,也的確不可能在缺乏競爭力的前提下茍延殘喘。然而,如果商業的發展,真的讓書店都沒了生存空間,恐怕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憾事。尤其是當一些人文書店本身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標志時,這類人文書店的倒掉,恐怕絕不只是一句市場競爭的結果便能一筆帶過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房租的上漲,自然有其市場支撐,讓房東放棄利益來救書店,的確也并不合理。但是,這仍然并不意味著人文書店就真的沒有一線生機。事實上,正當眾多獨立人文書店紛紛面臨倒閉困境的同時,卻也有一些書店在逆勢成長,2011年11月25日,廣州方所書店開張,這家模仿臺灣誠品的書店,一反常態的選址在廣州太古匯,并在這家高端商場與愛馬仕等奢侈品做起了鄰居,店面更是達到1800平方。由于這家人文書店的人氣聚斂能力為商場帶來了人氣,太古匯的老板則給予書店承租方以租金優惠,這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一種雙贏。而對于其他獨立書店而言,既然書的利潤已很難繼續支撐運營費用,于是,更多的選擇多元化經營,通過打造文化、讀書沙龍的方式,以會員制的形式讓書店的文化價值體現于收入上,也未嘗不是獨立文化書店的一條生路。

此外,書店的文化價值與意義,同樣值得政府的扶持。例如,法國政府對出版產業直接的財政撥款和一些基金項目,中小書店會得到多種補貼。而書店也會通過開辟文學咖啡廳,以及舉辦文學節的方式創造價值。

一言以蔽之,人文書店不應就此消亡,無論是人文書店自身,還是包括政府在內的社會各界,都應為人文書店開辟新的出路。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一香蕉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性色AV福利片 | 日韩在线一本三区四区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