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救火車輛搶道是規則意識缺失
m.shockplant.com?2012-02-20 09:07? 傅達林?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汽車時代的出行秩序,根本上還是依賴于規則的效力保障。與過于寬泛的道德期許相比,培養公眾的規則意識更為急迫。 2月16日晚,簋街一家米線店起火,消防車趕赴救火途中,不僅未獲社會車輛讓行,反遭并線超車。該事被網友拍成視頻傳上網后,引起熱議。 輿情的直接反應是震驚,對社會車輛清一色的道德指責,也大體符合人們對現下有車一族整體素質的評判。變道搶道、不按標識行駛、喇叭長鳴、一路大開遠光燈,這些平日里司空見慣的馬路現象,足以說明急速進入汽車化時代的我們,并未做好自身的準備。 一種代表性的觀點認為,道德缺失擋住了救援之路。我不否認這種道德評價的意義,但很多時候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站在道德高地上責怪他人,一旦自己身陷車水馬龍的擁堵大軍之中,卻也身體力行地學習起那些違規車主。這恰恰說明道德不完全可靠,對于原本就缺乏排隊意識的一些國人來說,指望道德的救贖能夠形成人人自覺的秩序環境,可能比登天還難。 汽車時代的出行秩序,根本上還是依賴于規則的效力保障。與過于寬泛的道德期許相比,培養公眾的規則意識更為急迫。對于執行緊急任務的車輛,我國《交通安全法》其實有明確規定,如阻礙通行的,按《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警告罰款乃至拘留。遺憾的是,這種本身缺乏執行細則與力度的規則,遠不如禁止闖紅燈那樣,在公眾頭腦中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性效力。 類似消防車、救護車等常常遇阻,但一些特權車卻能夠拉響警報一路暢行,嚴重背反的現象背后,隱含著公眾規則意識欠缺的潛在原因。可見,對于執行急救任務車輛享受的優先通行特權,在國家立法保障到位的前提下,就必須通過嚴格的執行來確立起公眾的行為預期。目前存在問題還有執行的偏漏,一些交警即便發現此類搶行,至多也是提出警告,相反對那些法律上并不享有特權的一些“特權”車輛違規,則視而不見。 也有人建議制定消防車輛特別條例,賦予其超越所有車輛的特權。這樣的思維雖有校車立法的先例,但并非化解汽車時代交通秩序紊亂的根本之道。即便忽略其執行性和實際效果,這種一事一法也不可能為每一個車主提供規則之治的普遍保障。從根本上改變行車陋習,還必須從樹立規則意識開始,而只有嚴密無缺的執法,才能在公眾頭腦中形成持久的規則意識,才能杜絕人們一時規避的僥幸心理,也才能讓立法者當初所預期的秩序圖景落地生根。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20]“消防車遭堵”不止標示交通郁結
- [ 02-20]不讓行消防車何人受懲罰
- [ 06-13]消防車救火遇堵的三點啟示
- [ 11-25]消防車,要“練”的是安全,不是特權
- [ 09-15]一輛消防車消滅一只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