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央一號文件催生“職業農民”
m.shockplant.com?2012-02-03 07:16? 徐 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2月1日發布,今年一號文件的主題是突出農業科技的位置。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在解讀文件時特別指出,要加快農業人才培育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包括現代農民培訓,著力解決“將來誰來種地”的問題。(2月2日《東方今報》) 近年來,經濟發達地區“民工荒”問題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然而,就在人們對“民工荒”問題寄予注意的同時,卻將藏匿于“民工荒”背后的另一種“勞工荒”現象——“農民荒”給有意無意地忽視和屏蔽掉了。今年春節筆者回鄉省親,在與親戚朋友交談過程中,他們戲言,現在留在農村種地的是“386199”部隊——38代指婦女,61代指兒童,99代指老人。這種現象,在全國不少農村也普遍存在。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大問題:將來誰來種地? 糧食安全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閃失。保住18億畝耕地,最重要的是“保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最基本的是“保證有人種這18億畝地”。不可否認,造成當前“農民荒”的背后有著諸多原因。比如,種田收益率低,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差,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滯后,文化生活匱乏,等等。但在這些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雖然如今很多農民子弟都摘下了“文盲”的帽子,很多人卻又戴上了“農盲”的標識,農村缺乏有文化、有技能、懂經營、會管理的現代新型農民。對此,我國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曾不無擔憂地說,新型農民搞農業少了,這是一個大問題,不僅會影響糧食安全,也會加速農村社會的凋敝。 農民的職業是干什么呢?就是種地。因此,未來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要靠專門的職業農民去種地。顧名思義,職業農民就是指把務農作為一種職業的農民,就像醫生以看病、教師以教書為職業一樣。根據美國人類學家沃爾夫的經典定義,傳統農民主要追求維持生計,他們是身份有別于市民的群體;而職業農民則充分地進入市場,將農業作為產業,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選擇使報酬極大化。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培養一代新型農民,鼓勵有文化和有農業技能的青壯年農民留在農村,事關農業長遠發展,要作為一項基礎性重大工程來抓”,這次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集農業科技,提出培育職業農民的戰略舉措,這些都無疑為破解“將來誰來種地”開出了良方。我們期待,有關方面盡快將這些政策落實到位,拿出更加實在、更加有力的舉措,培育出越來越多的職業農民。試想,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收入也不亞于進城務工,誰還不愿意爭著當“職業農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1]他們這樣過年: 異鄉過年農民工的心里話
- [ 01-20]我們關注改名,農民工關注欠薪
- [ 01-19]讓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心老板成“過街老鼠”
- [ 01-17]為廈門對農民工實行的特殊司法保護叫好
- [ 01-17]請優秀農民工坐飛機引導一種社會氛圍
- [ 01-17]包機送優秀農民工返鄉,您怎么看?
- [ 01-13]中國讓“農民工”的稱謂消失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