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取消公費醫療為新醫改增動力

m.shockplant.com?2012-01-16 09:09? 魯  寧?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召開的北京“兩會”上,一條擴大醫保公平的消息被正式確認:今年元旦起,北京市級機關、市級事業單位、市級高校員工共22萬人的公費醫療全部并入城鎮職工醫保。這項順應時勢的并軌改革2010年啟動,當年底北京區縣一級享受公費醫療的45萬人,已先期納入北京市城鎮職工醫保體系。

還有,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確定,中央在京機關33萬名公費醫療享受者也將于2013年納入北京市城鎮職工醫保體系。如果北京“公改社”能按已公開的改革時間表進行,意味著最遲至2014年元旦,包括衛生部長陳竺上醫院看病,也得使用北京市城鎮職工醫保卡——至少理論推導須如此。

2010年聞北京從區縣開始向公費醫療待遇開刀時,早報評論員曾撰文分析,這不只是地方行為,是至少得到中央認可甚至指定的全局性改革試點,北京的任務是獲取試點經驗以便適時在全國推開。作此分析的邏輯依據在于,這是一項得罪“一個群體”的改革,沒有上面要求和部署,地方不必也無須站出來當“出頭鳥”。聞北京試點從今年起向在京中央機關覆蓋,早報評論員再次預判,在不遠的將來,全國所有享受公費醫療的人員,估計都將納入城鎮職工醫保體系,屆時,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只供少數人享受的公費醫療,將成為當代中國社會曾經“欠公”的歷史記憶之一。

公費醫療相對于城鎮職工醫保,可供公開討論的“待遇”有三:一是門診和住院報銷比例在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多次上調后,前者仍明顯高于后者;二是公費醫療享受者每月無須支付參保費,而城鎮職工醫保則須由個人繳納參保費在前;三是巨額公費醫療支出長期由財政承擔“無限責任”,花的全是納稅人的錢,而城鎮職工醫保則由個人、用工單位共同承擔,財政至多承擔為醫保統籌基金托底的“有限責任”。所以,舊制不改,基本醫保公平就是一句空話。

北京取消公費醫療后的個人繳費比例與眼下城鎮職工醫保的繳費比例一致,并按照職工醫保待遇進行報銷。如此簡單并軌,意味著原公費醫療享受群體門診或住院的待遇將雙雙降低。但據媒體報道,原公費醫療人員還可享受補充醫療保險。所謂“補充醫療保險”,是用人單位或個人自愿購買的,以提高職工保險待遇水平,受到國家政策鼓勵。不少央企、地方國企包括“非事非企”機構,但凡手頭能額外弄來銀子的,都在爭先恐后購買。當然,眼下人們仍不清楚,原公費醫療人員享受的補充醫療保險由誰及從何種渠道出資?

經此衡量,北京此項改革所追求的社會公平依然系“相對公平”,但能順風順水達到此目標已屬不易。原因是,對已到手的既得利益,采取“贖買”而不是一次性“剝奪”,改革的推進就會相對容易。所見,輿論對此項具體改革的漸進,要抱有足夠耐心。

評價此項改革的價值,早報更愿用“新醫改”作為參照物。“新醫改”實施已三年,每前進一步都十分不易,回潮與反復始終相伴相隨。早報一向以為,“新醫改”所重點確立的基本醫療服務的實際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級政府究竟肯承擔多大的財政責任——以此觀之,哪個地方的公費醫療早些并入城鎮職工醫保,哪個地方的“新醫改”推進就會提速——這背后隱含的“利益邏輯”是,一旦公費醫療不復存在,醫改的組織者也就變成了“新醫改”的直接受益方。而在此前,他們“超脫”到僅需扮演“蛋糕”分切者的角色……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网 |